第7章 質量事件
技術部劉經理通知陳文明,明天一早要出差,可能要去好幾天,叫他做好準備。他想,出差無論如何得借錢吧。他敲響了林總的辦公室門。
林總抬頭看了,點了點頭,點了一支煙。“林總,這次出差,我得向公司借點錢。”陳文明鼓足了勇氣。林總頭也不抬,“借錢幹嘛,你和劉經理出差,回來他報銷就可以了,再說,也快發工資了”。陳文明沒有辦法,找同學董杏文借錢太麻煩了,看樣子隻得走一步看一步。
陳文明聽上官小姐私下透露,公司與客戶大科公司遇到了一些麻煩事,叫他上心點,林總比較多疑的。上官是總經理秘書,以前招聘、配方、辦公室工作都是她負責,吳主任過來後才把部分權力交給他。陳文明估計上官的話絕不是空穴來風,他還是小心一點為好。
陳文明和劉經理坐公司小貨車來到了客戶那裏,客戶也是一個主要做粉料的中型水產飼料企業——向陽市大科水產飼料有限公司。大科有三個股東,大股東姓李,任總經理,負責技術、財務和全麵工作。二股東是主管銷售的副總經理,姓梁,第三股東賴經理負責采購。劉經理進了李總辦公室前安排陳文明,記下那些包裝的日期,看看包裝有沒有掉線,順便看看他們的配方,弄完後才進李總辦公室。
晚飯時劉經理、陳文明和三個股東,還有大科公司的一些客戶一起吃飯。李總是名牌大學的海洋生物專業碩士研究生,在整個廣東都是少有的知識型老板。李總為人和藹,講話有條理,陳文明覺得李總每一句話都恰到好處,他對於飼料技術、市場的理解也很深刻。梁總一看上去有點像黑社會老大,講話粗身粗氣,一副誰都不服的樣子。賴經理看上去年齡不大,白白淨淨的,有點內向。吃飯時講的話不多,氣氛有點沉悶。吃完飯後,梁總遞了一支煙給劉經理,問道:“你們老板準備什麼時候過來,有些事要當麵鑼對麵鼓的講清楚。”劉經理趕忙回答:“林總、張教授和業務部的高經理明天就到。”大科李總掏出一張生產配方給劉經理:“劉工,你看看這是我們的配方,2%的促長劑,一噸就用你們產品800多元,你們毛利就有400多元,等於我們大科在為你們萬事明打工。”
第二天上午十點多鍾,林總和高經理就開車過來了,一行人開了三台車去魚塘,陳文明和劉經理坐上了林總和高經理的車。張教授被梁總拉上了他的車,李總和賴經理一台車。他們去了幾個魚塘。去的時候正趕上養殖戶喂料。養殖戶喂料時用冰鮮加大科的粉料投喂。養殖戶說,大科的料剛開始喂料時長得還可以,吃料也不錯,到了三兩左右,魚就不怎麼吃料了,但是一喂冰鮮,魚又嘩嘩啦啦地跑來搶料。農戶指著對麵的一個池子說,那個塘和他同去一個養殖場拉的魚苗,人家的魚有半斤了,他的才三兩。劉經理撈上了幾條加州鱸,解剖看了看,肝腫大變黃,膽汁很濃。劉經理說:“加州鱸有脂肪肝,好久沒吃料了。”農戶問:“是你們的飼料有問題嗎?”劉經理不作聲了,這個話題很敏感,不能隨便做答複。
中午大家一起吃飯,李總問張教授:“張教授,萬事明的這個產品是你研發的,主要的成分是什麼?起什麼作用?到現在為止我們不清楚,配方也是你們提供的,發生了這些問題,你們怎麼看。”張教授支支吾吾。林總把話接過去了:“這個產品的成分是張教授的機密不能公開,起的作用主要是促進生長,增加飼料吸收效率,能夠用豆粕替代部分魚粉,降低飼料的魚粉用量,並增加魚的抗應激性。”李總敲了敲桌子說道:“現在這些效果都沒有達到,配方也是張教授的配方,我們嚴格按照配方生產,這些你們都可以去調查,農戶肯定要賠償的。”
這個時候,服務員端上了一道魚,梁總指著那條魚問張教授:“張教授,這條魚是什麼魚?”陳文明看了看那條魚,魚弄熟了也看不出是什麼魚。張教授看了看,說是鯉魚。“鯉魚?”梁總冷笑了一聲。張教授很尷尬地回頭來問陳文明:“是有點像鯉魚吧。”陳文明仔細看了看,點了點頭,是有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