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質量事件(2 / 3)

吃完飯,李總對林總說:“林老板,這些事已經發生了,該怎麼處理,你們也好好商量,下午我們還有事,就不奉陪了。”

林總依舊安排劉經理和陳文明去大科公司了解情況,然後,他們開車去鳳凰酒店住下來了。晚上劉經理和陳文明住在大科公司的宿舍裏,劉經理給了二十元錢給陳文明,叫陳文明拿錢去買副象棋,晚上無聊時他倆就下棋。第二天上午,林總打電話給劉經理,叫劉經理過鳳凰酒店。劉經理交待陳文明好好跟一跟大科然後就走了。陳文明整天在大科公司裏麵東看看西看看。這裏麵一切對他來說都是陌生的,原材料他不認識,設備與工藝他更不懂,他看到生產配方掛在柱子上,他趕緊用筆抄了起來。李總看到了,走過來,說:“小陳,公司裏麵的配方不能隨便抄的。”陳文明很不好意思,他把紙和筆放進口袋裏,然後走進了辦公室。辦公室裏有很多養殖戶,他們一邊喝茶一邊聊天,他們用廣東話在講,陳文明一句也聽不懂。他看到有人給養殖戶倒茶時,養殖戶都在手指在桌子上麵敲敲,陳文明估計這是當地風俗,當別人也向陳文明的杯子裏麵倒茶時,他也學著用手在桌子上敲了敲。

梁總拿著兩小袋子原料與一大杯水從陳文明前走過,陳文明也跟了過去。梁老板將用天平稱將一種原料放到杯子裏麵,又稱好另一種白白的原料放到杯子裏麵,用筷子攪勻,然後用量筒量了水放到杯子裏麵攪動起來,成團後在手裏麵拉來拉去。陳文明估計這裏麵有學問,不知道梁總會不會講。他鼓足勇氣問道:“梁總,這兩袋原料是什麼?這樣做有什麼用的?”梁總頭也不抬,仍舊做自己的實驗,但他的話讓陳文明收益匪淺,“進口魚粉37.5克加上12.5克預糊化澱粉,再加水130毫升,做粘彈性試驗,看看二者的匹配度,既能試出預糊化澱粉的質量,也能試出魚粉的質量。”陳文明對梁總的印象大為改觀,梁總還是個好人呢。

陳文明口袋裏隻有7元錢,吃飯時隻能每餐吃一元錢一碗的紅豆粥,他不知道要熬多久。他想起了負責這片市場業務的業務員小蔡的電話號碼,他打電話過去,小蔡說:“你過鳳凰酒店吧,老板都在。”小蔡告訴陳文明坐公交車212到市汽車站,然後打5元的的士就過鳳凰酒店了。陳文明出了大科,都分不清東南西北,大科在農村裏麵,交通不發達,關鍵是身上的錢不多,他隻能問路了。他問清了路之後在路邊等公交車。這個時候附近有台回頭的士在拉客,的士司機問陳文明要不要去市區,送到點也隻要5元錢。陳文明坐上的士,約二十多分鍾就到了鳳凰酒店,陳文明到了507房間,見到了小蔡和林總、張教授以及劉經理,他們正在商量著處理大科的事情。

此時大科李總、梁總和賴經理都過來了,李總開門見山地說道:“林總,這次我們損失了60多萬,損失該怎樣分攤,我們想給你交個底,我們認為你們最少要出一半。”林總說:“這個問題也不能怪添加劑,一噸料才有20公斤,隻占2%,其它原料占98%.”李總不耐煩了,“當初你們拍胸脯說沒問題,做了實驗,配方和添加劑都是你們提供,原材料和生產沒問題,我們也不單單做加州鱸料,鰻魚料、甲魚料的粉料都在做,沒有什麼問題。你們不要再找什麼理由推卸責任,這樣對大家都沒有任何的好處。”林總也沒有辦法了,他說:“發生了這麼重大的事,我也要和股東、同事商量一下。”李總把頭一歪:“林總,公司你說了話就算數的,我們給你們時間商量。”說完,李總、梁總和賴經理起身告辭了。

林總對劉經理說:“劉經理,你看了他們的包裝、退貨,你發現什麼問題沒有?”劉經理看了看陳文明說道:“我和小陳都看了每一袋包裝和退回來的飼料,發現有些料是在我們添加劑使用前就退的料,所以問題沒有他們說的那麼嚴重。”林總側過臉問張教授該怎麼處理。張教授就問上次做養殖對比試驗時童江年看到的到底是什麼樣子。林總打電話給技術員童江年,童江年告訴林總,上次對比試驗,試驗塘用飼料,對比塘用冰鮮,吃料情況是飼料略微差一些,但生長速度與用冰鮮效果差不多,一直到7兩的規格都是這樣,後來因為養殖戶要提前賣魚,所以對比時間不長。林總問他有沒有去看收成情況。童江年告訴林總因為那段時間忙就沒有過去,後來去養戶那裏,養戶賣魚時又沒有分開統計,所以弄出來了一個糊塗帳。林總反問:“你就那麼忙,當老總啦?什麼是主要事情?還有比這個重要的嗎?”童江年顯然無話可說了。林總掛機的時候罵了一句“鳥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