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的回憶似乎勾起了老人內心的傷痛,他連連咳嗽,氣喘籲籲,古麗趕忙為他敲背舒氣。好一會老人才安靜下來,問我:“小戰士,你想知道阿保機射龍的故事嗎?我這講給你聽……”
古麗勸說道:“波娃,你今天講的那麼多辛苦了,就讓古麗來替你說吧。”得到老人應許,她轉身麵對我,說道:“這些年來我深受波娃影響,也堅信這世上有龍,所以剛才聽了你們的談論,才會忍不住透露了口風。”
古麗頓了頓,繼續道:“關於遼太祖射龍一事曆史上曾有多次記載。首見於《遼史?太祖本紀下》,神冊五年,也就是公元920年夏天,有龍見於拽刺山陽水上,上射獲之,藏其骨內府。而元好問《續夷堅誌》記載更為詳盡,不但描寫了遼太祖射龍的過程,還敘說‘龍一角,尾長而足短,身長五尺,舌長二寸有半’,貞佑二年,也就是公元1214年,金宣宗遷都南京(今河南開封)時,還有人看見龍骸藏在內庫,舌頭形狀像蒲秸一樣。”
我想了想,還是提出最大的疑惑:“這些資料可靠嗎?”
古麗一笑,沒有正麵回答:“如果你對中國古代史書不相信,那麼關於射龍一事的記載還見於古代著名科技叢書《夢溪筆談》中。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年),沈括奉命出示遼國,與契丹貴族談判代北爭議地界,他後來就在《夢溪筆談?雜誌一》中記述此事,還有另一位到過金國的南宋官員洪皓也證實金國內庫藏有龍骸。建炎三年,洪皓出使金國被扣押羈留長達15年,回到宋朝之後,就在《鬆漠紀聞》一書中追憶了自己的所見所聞。所以,遼太祖射龍一事值得相信。”
我心情不由激動起來:“原來這些跟董老師的筆記本一樣,都是記載在古書中。當時我和另外一位朋友得到董老師殘留筆記,也一度懷疑其中資料的準確,沒想到今天終於得到了印證。”
快過年了,預祝各位讀者身體健康,事隨心願。另外也請各位多多支持本人小說,很快即將揭開一個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