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聽到古麗問話,他點頭說道:“在農科院的時候,我們上過楊教授的生物學,因此對生物的綱目劃分有所了解。至於魚和爬行動物之間的關係嘛……”
他回想了一下,開始娓娓道來:“爬行動物是第一批真正擺脫對水的依賴,適應各種不同的陸地生活環境的脊椎動物。它們也是地球上統治陸地時間最長的動物。總體來說,爬行類一類屬於四足總綱的羊膜動物,按照地球生物進化史順序來說,分為無孔亞綱,下孔亞綱,調孔亞綱和雙孔亞綱。”說到這裏,小陶頓了頓,“我記得無孔亞綱是最古老的爬行動物,出現於石炭紀晚期,是從魚類直接進化而來的……古麗姑娘,難道你想說的是,龍是從爬行動物的一種嗎?難道它就是太古時期無孔亞綱種的一類?”
古麗道:“按照我們現有對龍的認識,長有四肢,又能在陸地生存,古人又有大量的目擊證實它‘形似鱷類’,甚至有其他民族用蜥蜴和穿山甲來代替它,的確跟爬行類動物很是相近。但是我們又注意到其他的特點,比如龍長有能開合類似魚鱗的鱗片,表麵‘鱗滑而油’,有豐富的粘液腺,散發出強烈的膳腥味,一旦落到地上,就奄奄一息疲憊無力,需要人們潑水來勉強維持生命。這些特點又跟爬行類動物不相吻合,倒跟魚和兩棲類非常相近。”
“既像爬行類,又像魚,現在搞出個說法又像兩棲類了……”老狼不耐煩了:“哎喲古麗姑娘,我頭都大了。一下子說那麼多我們聽不懂的話,可急死我了,你就講的簡單一點嘛,龍到底是什麼玩意?”
所有人都豎起了耳朵。
古麗慢慢道:“有一點是肯定的,從各方麵的特性來看,龍應該是一種遠古的動物遺孑。我們都知道,大約四億年前的泥盆紀,正是一個魚類鼎盛的時代,地球上的生命除了少部分的昆蟲外,大部分還集中在海洋。隨著地殼的抬升,海洋逐漸減少,陸地增多,出現了無數個大大小小的湖泊。後來全球氣候再次變熱,出現了大規模的幹旱,引起了這些湖泊的逐漸幹涸,使得魚類很難在固定一個地方安然度日。為了生存,某一支具備內鼻孔的古代總鰭魚開始用它比一般魚類更為強大的偶鰭支撐起身體,艱難地爬向陸地,由此開始了生物史上劃時代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