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環境影響著這批冒險家的生理構造,為了適應陸地的生活,原來的魚鰾轉化為了簡單的肺組織,胸鰭、腹鰭變成了四肢。這些怪模怪樣的生物就是最早出現在陸地的兩棲類動物。這類動物跟之後白堊紀發展起來的兩棲類有著淵源,但是在行為習慣上更加貼近於原始魚類。我們姑且稱之為古代兩棲類。”
古麗的話仿佛把我們帶進了一個迥然不同的世界,仿佛時光穿越了數億年,來到了地球生命最繁盛的大爆發時期。不僅是我們這批沒讀過多少書的戰士,就連小陶也是聚精會神仔細傾聽。
她繼續說道:“這批剛剛進化的古代兩棲類動物,依然保留著魚類的特點。它們的表皮組織長有豐富的粘液腺,能分泌滑膩的液體保護皮膚,但是日照太久也將受到損害。幸好當他們登陸的時候,地球正處於一個溫暖濕潤的時期,陸地上覆蓋著由蕨類植物構成的茂密叢林,叢林中間有無數的沼澤,這些冒險者就是依靠濕氣濃重的森林和沼澤頑強地生存下來。”
“接著呢?”有人小聲問道。
“大約三億年後,地球再次迎來一個天翻地覆的變化,來到了石炭紀末期。此時氣候變得幹燥寒冷,大批的叢林沼澤消失,深藏於地底,逐漸形成了我們使用的煤。而古老的兩棲類動物不能適應這種環境巨變,漸漸絕滅,讓位給了新生的爬行類動物。”
“但是,還是有少數頑強的兩棲類動物,因為有著比同類更好的環境,比如說生活在相對穩定而安全的水環境中,居然一代又一代存活下來,最終闖入了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曆史中。因為環境的穩定,它們的外形仍然保持著幾億年前的老樣子,因此與後起的各種動物相比,無疑帶給人特別的震撼和觸動。在這些動物中,我想極有可能其中一種就是我們所稱之的龍,如此說來,龍存在世上恐怕已經有三億年的曆史了。”
“那龍究竟是什麼動物?”老狼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