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古代蒙古人將狼當做圖騰,封為守護神,但經過藝術加工之後隻是誇張了狼凶猛的天性,並沒有將其當做溫順的綿羊。當然我這麼說你可能還不是很信服,最關鍵性的一點是,剛才我們都目睹了怪魚的攻擊方式,這跟龍才是最為本質的區別。”古麗頓了頓,“我倒反而覺得,那怪魚跟蛟倒是有點類似。”

“蛟?”猛然間,我想起阿巴汗老人未曾說完的話,連忙跟古麗說:“當時阿巴汗老人曾說過,龍和蛟是不一樣的生物,並且還說,他們之間的區別就是找到一條真龍的依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古麗點點頭,跟我說道:“關於龍蛟有別的說法是波娃引以為傲的研究,其中涉及到的知識點也非常多,得慢慢解釋。”

古麗說,自古龍蛟並稱,習以為常,不但是現代人就連古代也有很多人認為兩者同類。《說文解字》上說‘蛟,龍之屬也’,《韻會》上說‘龍,無角曰蛟’,還有《抱樸子》說‘母龍為蛟’等等,千奇百怪,說法多種。但是阿巴汗老人在細細研究之後,認為這兩者其實是不同的動物。

首先也有一些來自古書的記載,陸蓉《菽園雜記》、《廣雅疏證》中都記載說龍蛟皆為二物,還說蛟雖然像龍,但蛟會危害人畜,龍卻不會,龍能飛,蛟卻不行。①

聽到這裏我不住點頭:“關於龍不會危害人畜我在董老師的筆記中早有認識,我父親也說過,曆來的傳說中講到哪怕是惡龍,也都是要麼發大水下暴雨導致澇災,要麼就是不下雨導致旱災,從未聽過有龍吃人,倒是關於惡蛟的傳說中多言吞吃人畜,危害鄉裏。”

古麗又跟我說道:“實際上在早期古籍中,古人就已經把兩者區分開來。《莊子.秋水》中言及‘水行不避蛟龍則,漁夫之勇也’,實際上裏麵的蛟龍是偏義複詞,隻是單指蛟。另外還有一個有趣之處,就是古人有時龍蛟並稱,但一旦到了具體的事例中,都明確使用蛟,不再含混使用蛟龍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