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現在人大多認為《山海經》是一本荒誕無比的書,所記載的地理和物種多為稀奇古怪不經之談。對此有學者已經提出,《山海經》所言其實有根有劇,裏麵的怪物能夠找到原型。本書第一部暫時不作介紹。

沂水大雨,忽墮一龍雙睛俱無,奄有餘息。邑令公以八十席覆之,未能周身。又為設野祭。猶反複以尾擊地,其聲塥然。

蒲鬆齡《聊齋誌異.龍無目》

我聽了大吃一驚,心想這世上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怎麼這蛇都長出四腳了?那豈不是同雌雞化雄,公牛化牝一樣天下大亂了嗎?

於是我向古麗請教,姑娘跟我慢慢說道:“應當承認,關於蛇類的種係研究還很薄弱,資料也相當貧乏。究其原因,因為蛇的骨骼較為細小及易碎,難以保存,能夠成形的完整化石更是並不常見,研究材料顯然不足。不過,現在已有生物學家在南美洲及非洲發現了一些蛇類化石,其骨骼構造與蜥蜴相近,可以確定及辨認那些經曆了一億五千萬年的蛇類。因此從形態學的基礎而言,學界已普遍同意蛇類起源於蜥蜴類,甚至有激進的學者認為,它們是白堊紀時代的洞棲蜥蜴一係演化而成的。①”

我說:“起源於蜥蜴,是不是說明蛇本來也屬於爬行類動物?”

古麗點點頭,肯定了我的說法:“蛇與蜥蜴之間有很多相似點,它們不僅有相似的頭骨構造,都有發達的鋤鼻器,雄性都有成對的交接器。學者們都普遍認同蛇是進化的相當成功的蜥蜴,在早先的蛇類中自然會留有四肢。隻是當人類文明興起的時候,蛇已經完成了無足而腹行的進化,因此在人類的觀念中,蛇類是無足的。假如人類能夠誕生的更早一些,那麼畫蛇添足就不算是大錯。”

我曆時明白了古麗的意思。蛇有無四腳的認識歸根結底也是由於人類有文字的曆史太過短小,在久遠的上古年代,那時的動植物外形跟現今的生物大為不同,根本不算什麼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