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點頭道:“如果猜的沒錯的話,這中央的黑木棺材應該就是真正的蜻蜓點水穴了,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就在棺材林的正下方,沒想到繞了一個大圈子,又轉了回來。隻是地勢是越來越深。”古麗頓了頓,又道,“現在一切都已明了,中央黑木棺十有八九就埋著一條我們所說的中華巨龍,整個地下工程就是一個史前時代的葬龍之地,也是若羌古國最重要的祭祀場所。。”
雖然早有防備,聽古麗這麼一說我還是冷不住打了個突。全身上下曆時起了一層的雞皮疙瘩。
應該說,自從得到董老師的記事本之後,我就開始慢慢改變了世上無龍的觀念,而在跟阿巴汗老人的深入交談之後,更是對有龍深信不疑。那身披鱗甲,身長數十米,能飛能潛,能大能小的生靈就仿佛在我腦海中生根一般,整日縈繞盤旋。在幾位知識分子的口中,龍之天性中向往自由,充滿自信,威武神聖更非一般生物所能相比。若是能親眼目睹這種天地靈秀,就算死了也是甘心啊。
回頭望望老狼,家夥也是胸膛起伏,激動地死去活來:“****,師爺你摸摸我的胸口,跳的多生猛?真如歌詞裏唱的那般:青天響雷敲金鼓,大海揚波作和聲,人民戰士驅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
我看古麗臉色似乎心有所動,便囑咐老狼別打斷姑娘沉思,許久她才說道:“事到如今,或許我也知道了最後一塊大黑石板上那個無名圈圈的意義。”
大概在一萬年前,羅布泊湖畔的若羌文明也與世界上其他地區的民族一樣,處於史前蒙昧時期。然而有一天,在廣袤無邊的羅布泊裏忽然鑽出來一條巨型動物,也就是被後人稱之為“龍”的神獸。
因為龍天生擁有夠吸引魚群的神異本領,使得若羌古人獲得了豐盛的食物,如此解放了許多的勞動力,能夠從事更高級的腦力勞動,他們的文明也由此得到高度發展,遠遠領先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