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鮮為人知的秘密(1 / 1)

古麗講到,十二生肖在華夏大地上的廣為流傳,最終為古代造神思維提供了一種樣式,影響了二十八星宿、三十六禽神和六十甲子神的產生。古人以十二生肖作為基礎,又以類似的動物附加上去,最終為二十八星宿湊齊了28種動物神像。二十八並不是十二的整倍數,在這裏子、午、卯、酉收到優待,每支三宿。後來為了統一,十二生肖再次擴編,擴出了三十六禽之說,既是十二的整數倍,又取六甲之數,式經所用。

三禽於一日之中,分朝、晝、暮,取乎氣之盛衰。譬如醜朝為牛,晝為蟹,暮為鱉;寅朝為狸,晝為豹,暮為虎;辰朝為龍,晝為蛟,暮為魚等等。其中子則朝為燕,晝為鼠,暮為伏翼,伏翼便是蝙蝠。諸如此等皆上應天星,下屬年命,三十六禽各作方位,為禽蟲之長。領三百六十,而倍之至三千六百,並配五行,皆相貫領。①

我愈發奇怪,問古麗說:“那些古人是不是腦子都有問題,燕子,蝙蝠,老鼠這三樣東西都是一眼能夠看出來的,怎麼還會當成是一起的呢?”

古麗慢慢解釋給我們聽,將這三種動物歸為一類並非無根之說。中國自古有鼠化蝠的傳說,為伏翼和子鼠比肩於三十六禽提供了依據。至於“子朝為燕”,燕子和蝙蝠形相近,以蝠為介,燕配子鼠,可以說的通。

其實,燕和子的關係另有淵源。古代神話講道:簡狄吞下神燕蛋,孕育了殷商始祖契,這便是玄鳥生商的由來。《史記.殷本紀》有此傳說:“契長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為司徒,封於商,賜姓子氏。”在古人眼中,子氏就是燕氏,後來挖掘出來的甲骨文,金文中“子”字形均為一隻燕尾特點顯著的燕子。

我和老狼不由相對一視,不禁被埋葬在曆史車輪中雲障霧礙的中華曆史感到無比震驚,沒想到頂頂普通的生肖都有如此精深來源。不過我總覺得哪裏還有問題:“可是我們仍舊沒搞清楚,若羌古人為什麼要在黑木棺材裏刻上這種紋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