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一聲長歎,搖頭道:“這也正是我開始百思不得其解的關鍵所在,但是後來想到了一個傳說,才豁然開朗,因此才忍不住一笑。這不但解釋了若羌古人刻上這種怪物紋理的原因,更可以解釋為什麼他們要耗費如此心血研製冰冷的守宮陰陽火。”
老狼一愣,好奇發問:“不是說這種火苗做出來是用來裝飾的嗎?還有到底是什麼傳說,妹子你趕快說,否則我要被急死了。”這家夥嘴上說的冒油,手中的槍倒是未曾放下,我看了這副場景不由一個勁的冒冷汗,要說多奇怪就有多奇怪,天底下哪有這樣求爺爺告奶奶的審問犯人?
古麗跟我和老狼慢慢講來:“早在上古時代,天子帝舜派大臣虞虎養了一條龍,還是條通神紫紅的紫龍。傳說中神龍嗜好吃燕,虞虎便常常和紫龍嬉戲,用燕肉逗引它。龍饞涎欲滴,龍口涎下流被虞虎用青銅盒裝盛。天子常常用龍涎調製顏料,在玉策,金策和銀策上書寫,赤紅鮮豔,其色可入金策,玉策一寸深。這個傳說太廣了,龍嗜燕的說法也被人們所共識,以至於《博物記》告誡人們,吃過燕肉的人別到江河湖海裏去遊水,否則龍會將你當做燕子而吞噬。”
我此時也明白大半,在棺材上刻畫燕蝠紋理莫不是是象征給龍祭祀最喜愛的食物,如此頭頂黑木棺材林上放養的蝙蝠的作用也就有了另一層意思,一是如古麗所說為了發揮蜻蜓點水穴的風水,另一個則是古人期待某一天巨龍複活能夠享用祭品。由此看來,設計建造整個地下工程的若羌古人是多麼的匠心獨具,殫精竭慮了。
我又問她,那麼若羌古人要研製守宮陰陽火的原因又是什麼?
古麗跟我們說道,既然有所貪饞,自然也有所畏忌。古人很早就知道龍怕蠟,無論熱蠟冷蠟都極為畏懼。甚至有故事講到,梁武帝派人訪龍宮求寶珠,使者知龍畏蠟,便全身塗滿蠟油。龍宮守門的小龍一聞到蠟的氣味,果然俯伏不動。又知龍嗜燕,使者送上燒燕給小龍,讓其代為通報又以上好的燒燕獻給龍女,龍女品嚐後讚不絕口,並以寶珠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