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帝後怨偶(1 / 2)

彎月如鉤,靜靜的懸於中天,清冷的光輝灑在寧靜的慈安宮中。

慈安宮廳上,慕容予桓陪著太後一起用膳,陶安人在一旁服侍著。

太後嚐了塊糖醬鹿脯,笑意盈盈的道,

“皇帝近來處理朝政可順?”

慕容予桓點點頭,道,

“有輔政王輔佐著,還算順利,勞母後掛心。”

太後笑了笑,切入正題,道,

“新入宮的秀女皇帝還滿意吧?”

慕容予桓道,

“還好,兒子已經按她們的位分先後召每個人侍寢了。雖都算不上是難得的佳人,但還算有規矩。”

太後語重心長的道,

“有道是滿目山河空念遠,不如憐取眼前人。佳人本就難得,與其盼著佳人,還不如多關心關心身邊兒的人。皇帝,新人雖然好,也別冷落了舊人啊。”

慕容予桓聽了,俊美的臉上浮現出一絲反感的表情。他放下了筷子,端起酒杯慢慢飲了一口,道,

“母後,是不是皇後又來您這訴苦了?她成日隻會耍脾氣使性子的抱怨,母後不要理她。”

太後歎了口氣道,

“皇後也有皇後的難處,蓉兒她還年輕,在母家時又是嫡女,難免嬌寵了些。她是皇後,皇帝長時間不去看她,她心中委屈,也覺得麵子上過不去,皇帝也應該體諒她才是。”

“皇後?”慕容予桓皺了皺眉,“她確實是皇後,可她何曾認真想過該如何做皇後?腦子不大,脾氣卻不小,每次兒子去她宮裏,稍有個不如意,不是耍性子,就是使臉子。兒子是皇帝,她何曾體諒過朕?”

太後也放下筷子,陶安人將沏好的茶端上來奉與太後和皇上。

太後飲了一口茶,向慕容予桓道,

“皇帝,哀家明白你的心思,知道你也很委屈。蓉兒這個皇後是哀家替你選的,不是你自己稱心的,這個哀家知道。可是,皇帝知道哀家為什麼選蓉兒做皇後嗎?”

慕容予桓靜了靜氣,道,

“兒子知道,是因為輔政王。輔政王擁立兒子繼位有功,因此母後做主將他的嫡女冊封為皇後。”

太後滿意的點點頭,道,

“皇帝說的沒錯,可這隻是其一。還有一個原因,不知皇帝想過沒有。曆史上,每逢幼主繼位或幾子奪嫡時,便常會出現攝政王或輔政王這樣的人。這些人的身份很微妙,地位在主子之下,但有時權勢卻大過主子,還常常會功高震主。對於這樣的人,皇帝用好了就是一個得力的幫手,若用不好往往就會成為最危險的敵人。”

太後頓了頓,道,

“輔政王便是這樣的人。”

慕容予桓思索著太後的話,沒有回答。

太後繼續道,

“當然,皇帝繼位以來這三年,輔政王任勞任怨、鞠躬盡瘁,哀家相信他是個得力的幫手。可是皇帝知道,哀家和皇帝這一路走到如今經曆了多少磨難,受了多少罪!我們孤兒寡母經不得有任何閃失了,皇權絕不能受到任何威脅!而蓉兒就是我們的屏障和籌碼。皇帝,你懂嗎?”

慕容予桓認真的思考了一下,終於點了點頭,道,

“母後,兒子明白了。勞母後操心,是兒子的不孝。”

太後閉上眼,欣慰的笑了,道,

“皇帝明白就好。皇帝富有四海,要女人有的是,可江山卻隻有一個。皇帝懂得以江山為重,就是對哀家最大的孝心了,哀家就舒心了。”

慕容予桓拿起一個桂圓,親手剝了遞給太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