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梁文成的計謀(2 / 2)

因有太後珠玉在前,慕容予桓倒也不十分介意這種事,聽梁文燕似乎有什麼建議,便抬了抬手,示意她說下去。

梁文燕執起酒壺又給慕容予桓斟了一杯酒,然後道,

“皇上,如今的情形雖然戰有戰的道理,和有和的主張,但依嬪妾愚見,戰與和都不是上策。戰,是憑著一腔意氣,拚盡國家兵力去背水一戰;和,是忍著滿腹怨氣,枉顧大周尊嚴去搖尾乞憐,都非良策。”

這話確實說出了當今情勢的真實狀況,也說出了慕容予桓的左右為難,慕容予桓點點頭,道,

“燕兒,你說的對,正因如此朕才為難。可是,是戰是和朕總要選一個才是,總不能既不戰也不和,那豈非等同於束手待斃?”

梁文燕卻搖了搖頭,道,

“皇上,依嬪妾之見,此時應且戰且和!”

慕容予桓聞言一怔,皺了皺眉,問道,

“如何且戰且和?你且說來。”

梁文燕舉杯淺酌了一下,緩緩的道,

“皇上,嬪妾一介女流,不懂什麼軍國大事,嬪妾幼時便是個頑劣的孩子,時常與鄰舍家的孩子們打鬧。記得那時,有兩個孩子經常合起來欺負嬪妾,於是嬪妾就想了個辦法,偷拿了其中一個孩子的心愛物兒,悄悄放在另一個孩子身上,果然令她二人起了爭執猜疑。後來,嬪妾又故意劃破了其中一個孩子的衣裳,令她不敢回家。然後對她說嬪妾會縫補,但卻隻給朋友縫補衣裳,於是那孩子便求著嬪妾做她的朋友。然後,嬪妾又要她……”

聽到這時,慕容予桓忍俊不禁,搖頭笑道,

“哈,還真是看不出來,朕的文卿年幼時竟是如此的頑劣不堪!不過,這心計智謀倒是也值得稱讚!”

笑過後,慕容予桓仔細思量了一下梁文燕的話,道,

“這便是你所說的且戰且和嗎?”

梁文燕點點頭,道,

“正是!戰,要專攻其弱,逐一擊破;和,要先發製人,占盡先機。伏國乃是北方蠻夷,民風剽悍,人也粗黑高大,與我大周人十分不同。但施車國人卻嬌小纖細,與大周人很相像,因此,皇上不妨派些人馬偽裝成施車國的兵將潛入伏國作亂,以掀起兩國矛盾。然後,再利用伏國北方蠻夷的弱點,而……”

梁文燕娓娓道來不溫不火,慕容予桓聽著如醍醐灌頂,梁文燕的這個主意雖不能說是萬無一失之策,但卻是比戰或和更穩妥更主動的辦法。

梁文燕說完後,慕容予桓睜大眼睛望著她,半晌才搖頭歎息了一下,不可置信的道,

“枉朕空養著滿朝金紫萬千卻無一人可治國,不成想後宮這裙釵一二便可齊家!燕兒,你當真羞煞了我大周的滿朝文武啊!”

梁文燕笑了笑,道,

“皇上謬讚了,嬪妾愧不敢當。嬪妾這些都是女兒家小家子氣陰損使壞的招術,而朝上的文武百官皆是些大義凜然或方直中正的大人,自然想不出這些見不得人的陰壞點子。”

慕容予桓連忙道,

“這怎麼是陰壞點子?善於使計才能用兵如神,輔政王和沈福廣終究失於太過老成正統了!”

今日來秋芙宮,果然不虛此行。邊境戰事終於有了應對的辦法,慕容予桓心情大好,立時拋置了那些清炒豌豆、翡翠菜心,舉筷夾了一筷炙烤羊肉吃了,剛欲伸手舉杯,忽然頓住了,向著梁文燕道,

“燕兒,想不到你不僅在詩書上造詣頗深,竟還通曉兵法,背後是否有高人指點啊?”

梁文燕一聽,不慌不忙的棄了筷子離了席,在慕容予桓麵前跪下道,

“嬪妾不敢欺瞞皇上,嬪妾哪裏懂什麼兵法,這些都是哥哥的主意。”

慕容予桓聽了,點了點頭,道,

“噢,原來是文成啊!朕此時想起來,今日在朝上,文武兩派爭論得激烈,可文成卻一言未發。”

梁文燕道,

“隻因這些主意皆是暗中使詐的陰招,哥哥不便出口,因此才轉托嬪妾代為向皇上獻言。再者,哥哥任驃騎營佐領乃屬武將,若是在朝上諫言卻並未主戰,也怕會因此得罪輔政王及其他武將,故而也托嬪妾代為向皇上請罪!”

慕容予桓伸手扶起梁文燕,道,

“文成倒是一片苦心,朕若怪罪他,豈不傷了他的這片苦心?”

梁文燕重又落座,再次為慕容予桓斟了一杯酒,慕容予桓接過剛欲飲,忽然又頓了頓,向梁文燕道,

“原來這才是你今日請朕來用膳的原因。”

梁文燕看了慕容予桓一眼,隨即低眉垂首並未答言。見此,慕容予桓笑了笑,隨後又不禁歎息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