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桃和魚(1 / 2)

紅發婦人和圓臉婦女站在那裏,一動不動,看著眼前那隻半拉人高大的大黃狗,渾身的肌肉都繃緊了,連眼中也盡是警惕。

兩人往周寧氏身後躲了躲,等待周易的到來。

沒多久,大黑狗一如去時一般,帶起一陣風,如一道黑影掠過,跑到幾人麵前,汪汪的大叫,尾巴搖得那叫一個歡快。

他大腦袋往周寧氏身上蹭了蹭,往他來時的方向看去。

周寧氏也試探著摸了摸他的腦袋,一人一狗迅速的熟悉起來。

他們本來就是熟悉的,隻是些許時日不見,又沒有周易在場,所以才顯得生疏和警惕。

“周易,你可來了。你養那麼大一隻的雞鴨,還有半人來高的鵝,可把我們嚇死了!”周寧氏還未說話,紅頭發的婦人就開口道。

“手板姨、螃蟹姨、二伯母,你們怎麼過來了?”

周易口中的手板姨就是紅頭發的婦人——他也不知道為什麼就叫手板姨,反正是跟著堂妹這麼稱呼著;螃蟹姨是那個圓臉婦人,因為姓龐,自小就被周易叫作“螃蟹姨”。

手板姨原名叫作吳紅,而螃蟹姨原名叫龐永霞。

“我們也沒事,在高速橋上走走,還沒走多遠,就到了洞天那口子那裏;看天還沒黑,就想著進來看看你,偷個桃子吃,沒想到被你家的雞還有那些鴨、鵝、牛羊給圍上了。你再不來,就要被他們吃啦!”周寧氏笑著解釋道。

圓胖胖著臉的螃蟹姨站在旁邊,直如彌勒佛一樣的滿臉帶笑,也不說話。

“哎呀——先到屋裏去喝杯茶,休息休息吧!走了這麼遠,也累了。”周易沒理會什麼“偷-桃子”的玩笑話,拉著周寧氏,便往家裏去。

一棟木石結構的房子,靜悄悄的立在果林的一旁,清水綠樹環繞,自然而清晰。

二樓走廊上的植物,已經從上麵探出頭,垂吊下來,組成一到綠色的簾幕;天竺葵開出紅色的錦簇,一團團的,似火般鮮豔,與天邊的晚霞映照著,愈發的生動起來。

三人走進堂屋,便感覺一股清涼涼的氣息撲麵而來——是地氣的涼潤——炎熱的夏日,一下子舒順起來。

就在堂屋裏,幾人坐在那張八仙桌上,一人一大碗用門前泉水冷過、用山胡椒煎出來的茶水,一股清涼的味道,從喉口涼到了心尖尖上,將最後一點暑意驅幹,也將微微的疲憊衝刷而去。

“嗯~好久沒喝過這樣的茶水了。”

自從搬到鎮上去住之後,周寧氏就沒再用山胡椒煎過茶;自己都不做,在別人家就更喝不到了。

茶葉泡出來的茶,適合小口的品、靜心的嚐;品的不僅僅是味道,還有茶香、茶色、茶具,茶的文化,更深一層次的,從茶裏麵品出一種傳統文化的底蘊,是對人品性的醞釀,也是對人心胸的洗練。

若說到解渴,隻要喝過這樣山胡椒煎出來的茶的,無一不稱一聲好!

山胡椒是沒有太多的底蘊的,不適合文人雅客在熏香之中品茗,但對於田地間勞作的老農,卻是絕佳的飲品——消暑解渴、祛勞提神。

幾人喝過茶,歇了一會兒,眼看太陽欲低,便準備告辭去。

天黑之後,路可不大好走,即便是在這高架橋上;還帶著傳統屬性的婦女,她們還承擔著一些家務事,比如做飯。

不過,帶回去幾斤桃子是必然的。

本來隻是打算散散步,結果還能看得這田園美景,若再能淘上一袋好滋味的桃子回去,那真是意外之喜了。

桃,成熟到香氣四溢、汁水欲滴的豐腴的桃,三人都已經品嚐過,對於周易賣十五塊錢一斤別無異議。

當然,周易是不打算要錢的,但以周寧氏為首的三個婦人,卻無論如何也要給錢——畢竟,作為長輩,哪裏能貪小輩的便宜?

周易若是自己種著吃,拿幾個就拿幾個,也不算什麼,但現在是準備拿來賣錢的,就拿不得了。

鎮上,哪戶人家不沾親帶故的?若都這麼拿,大家都不要做生意啦!

周易見此,也沒堅持。

三人每人拿著一個袋子,隨周易去桃林裏摘桃。

桃香已經極盛,淡淡的香氣轉濃,已經籠罩住整個桃林。

三個婦人拿著袋子,亦步亦趨的跟在周易身後,等著他將樹上的桃子小心的摘下、遞來,然後輕輕的放入袋中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