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看守所一進一出,幾日的沉澱,讓周易的心思愈發的澄澈。他開始還有周圍的獄友玩玩紙牌,後來事件的影響愈發的大,他被單獨的關押在一處,幹脆獨自盤坐,閉目冥思,整個人愈發的空明毓盡,而往日糊塗所做,一一略過心頭,愈發的不著意於外物。
雖然如此,但每當見到眼前這樣美好的山水的時候,仍然不自覺的心潮起伏。
因為空間這樣神奇的物事的存在,他接觸了許多的道家佛典,更喜歡在文字間尋幽探秘,想探尋這世界的隱秘、探尋一些同類之人。
可除了當然在藏地遇到的那個倏忽而逝的老喇嘛,至今為止,即便他每年抽出一些時間去道佛勝地,也未遇到一二異人。
即便讀盡道佛經義,即便心中愈發的淡泊淡定,卻還是學不會四大皆空、弄不明清淨忘我。
總還是會有心潮不平的時候,在品到美文、在嚐到美味,更在看到眼前變幻之美景,親近自然的時候,心也就隨著著潮水湧蕩。
並不是煩惱的不定,而是如身體在蕩漾中的舒展一樣的舒適——他享受這種湧蕩,這讓某些在他身上發生的“超人”的變幻之後,還讓他覺得自己跟別的人沒有其他兩樣。
身邊的人,總在一****的老去。
即便有空間靈水在,但周易細膩的思感,依舊能感受到父母親人生命的流逝。
而他自己呢?
似乎已經超出了一般生靈的變化,隨著那個神秘世界的進化而變化著,蓬勃的生命力,幾乎看不到盡頭……
周易的思緒,隨著沉到水那麵、山那邊的太陽一樣,沉落下去……船,也就靠岸了。
棄船上車,快到清山鎮的時候,一輪巨大的瑩亮的圓輪,在鎮子的那一頭升了起來;在那條狹窄的、筆直的街道的另一頭,在樓層聳立的狹縫間,升了起來,暢顯天際的寥廓。
車駛進小鎮。
小鎮的街道兩旁,如同誰家辦喜事一樣的,聳立起無數的慶紅色拱門。
周易習慣性的往拱門的“門簾”上看去——
“二伯周大軍,二伯母周寧氏,歡迎周易回家!”
“姐夫錢良,姐姐王群,歡迎周易回家!”
“四叔周大虎,四嬸吳桂生,歡迎周易回家!”
……
無數的條幅掛在拱門的上頭,親人朋友,乃至平常不那麼熟悉的鄉親,都站在街道兩旁,看著他們的“孩子”回來,看著他“沉冤昭雪”,看著他順利的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雖然它遠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重要。
這是正義的勝利、這是周易的順利,也是所有鄉民的勝利,還帶著所有鄉民的期盼與希冀……
從小就被教育著,“男兒流汗不流淚”的周易,一直引“流淚”為羞恥的周易,此時,不知為何,激蕩的熱流從胸口猛衝到眼眶,衝了出來,被決堤的淚水帶了出來。
他也不知道自己怎麼就流出了眼淚,隻當感覺到麵頰濕潤的時候,隻當手觸及到濕潤的時候,他才知道,淚水,真的是從他的眼眶裏流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