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密詔裏的線索(1 / 1)

北京城進入了古玩倒騰的淡季。除了偶爾幾個地裏活的手藝人還帶著三幾件貨什在潘家園騰手、

這琉璃廠可是消停了有些天。

“前方一座山,看那山形,逶迤輾轉。氣勢磅礴。活脫就像一條應龍。高聳的山脈連綿過去就像龍脊

挑了頭。如果不錯,這應該是風水脈術中所說的”止龍“。突然間烏雲密布,透過雲層,一道樹徑粗的天雷

劈中了龍頭。地鳴山動,似有龍嘯。在我站著的地方,霎時間四麵八方湧出無數的斑駁小蛇。我想跑,腳上卻不聽使喚

眼看著無數的小蛇已經順著我的腳踝蜿蜒而上.”

“連瞎子,死了沒。連瞎子。聽見我老於叫你沒”老於嗓門可不是一般大,隔著幾條街。就把剛打盹進入噩夢的我給驚醒了。

九爺爺聽到了叫喚,從裏間也是摸索了出來。

“你奶奶的。我這隻是眼睛瞎了,又不是耳朵聾。你這喊得十裏八鄉都給聽見了,我能聽不到麼。”九爺爺表情有些無奈。

“哈哈,我就樂意這麼喊,不要以為你這得水樓在這琉璃廠有點小位置,那別人九爺九爺的叫你,我可聽不慣,怎麼說來著,我大你可不止三兩歲。那叫你連瞎子,我看也是抬舉。”這老於杵著他的山羊胡。手裏拿著幾張文件紙,自顧的就找了張椅子坐下。

老於:“去,你去給我倒杯茶。”老於比劃著,使喚起店裏的夥計。

“怎麼?事情妥了?”九爺爺一旁問道。

老於端過茶,:”這他****的寸錦,不是一般複雜,我這按著它的編織紋路,又一絲一絲的給抽了下來。

確實,你說的傳聞是存在的,那薄裏間,真給搞了個小真空夾層。”

“那密詔在哪?”九爺爺有些激動,這猜測和他之前的推斷真的一致。

我不由直起身看了一眼老於手裏的文件紙。

老於訕笑:”密詔沒有,不過,你那紫檀盒我還是得收下。“

九爺爺壓根就沒聽進後麵那句話。老於看著九爺爺有點失落的表情後,小爽了一陣。

又說道:“那不過,可能是當時的環境條件下,這封密詔寫得有點匆忙,以至於墨跡還沒幹透,就讓工匠給藏匿了進去。

也好在你找的是我,別兒個人,還真沒這本事。我無意中發現錦絲的背麵有碳物質,所以將剖析後的寸錦,又反麵給複原

了。經過采取上麵碳物質位置痕跡的分析。反複拚接比對。得到了一個地名和一組殘缺不全的關鍵詞。“

九爺爺聽聞事情還有轉機,又來了精神。”是什麼。老於,你這別賣關子,能找你,那當然我是清楚你的本事。“

”青田鄉,東洋裏,丹書,陵左衛將軍,烏都拉“老於這一字一頓,是把九爺爺和我的饞蟲都給勾出來了。

玩節奏呢,這整人把式。

“丹書,對,就是丹書”九爺爺站在一旁,口中哆嗦著,不住的重複。

“盒子不錯,那我也不是吃白飯的,反正都幫你把這些信息複原了,我索性也就幫你找了一些關聯資料。”

老於邊說邊往我這走了過來,把手裏那幾張文件紙遞給了我。

”左衛將軍烏都拉,北宋徽宗年間駙馬、據史料記載,北宋戰亂期間,此人意外失聯。

不過有野史輔證,這個烏都拉,為了躲避戰事,戰前就率麾下掌管的皇騎衛南移。

青田鄉,東洋裏。想必就是他的目的地。我托朋友查閱了一下各地的地方誌。現如今的福建寧德周寧。

北宋時就叫青田鄉東洋裏。“

老於在那喋喋不休。擺明著在賣學問。不過這些資料,也確實舉足輕重。斷個代,鑒識個真假,

說些個明器門道裏的一。二。三,我和九爺爺在行。可這要是論找文獻,還真不如這個之前在修複局幹過的元老。

那關係不得上到”國圖“,下到地方縣書局。活脫就是一本正野史百科典。

看九爺爺還沒從這信息中回過魂。那老於也是不客氣。過去就是給推攮了一下。

”我說老瞎子。這密詔信息裏還有個陵。你不會是這到五十快過半了。還想吃回門飯吧。“老於蹙著眉說。

這回門飯的意思,也就是金盆洗手的人又重新操拾起了舊行當。好筆那些封了筆的作者又重新開寫,掛了紅布的鏢師又揚言要接鏢是一個意思。那九爺爺年輕的時候,做的就是下地裏開墓扒墳。自招子給廢了,那也就收了山轉行了。這老於的想法,怕是以為九爺爺又想走老路盜墓來著。

”老於,這我家老六,當年你也是聽我說過的。這次讓你幫我查的這雲錦密詔信息,其中和老六的失蹤就有著莫幹的關係.。。”九爺爺來回踱了幾步,沒再往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