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開香堂,入盜門(1 / 2)

早在大秦初年。就有一夥擅長於風水尋龍,分山破土的盜墓賊存在。溯本追源,他們更是早於三國時期的摸金官盜四百多年。這夥官盜司職分明,以家傳世。擅風水尋龍的,秦王命方士盧生授以“金劍”,“尋真龍,定吉壤”官稱“司天少府”。擅分山破土的,授以“銀鋤”,“逢山破山,逢陵破陵”官稱“常青中常衛”。此二等法外部門,便是現今傳世的台灣連家,以及洛陽賴家的前身。

這些,都是我從九爺爺那聽來的。那早之前,我就知道我們連家一脈在盜墓界地位不低。可這真不知道,竟然是如此'牛x'。那大小幾千年前,還是那天王老子的直屬官家。

那聽九爺爺說,盜墓界又有一傳說。自有封侯拜相以來,便傳有丹書鐵券。而這丹書鐵卷裏,實則關聯著一處驚天的大寶藏。得丹書者,即可得寶藏。可這傳說傳得好啊,這中華文明幾千年,那每一朝的皇上們,下方都賞了王公大臣不知多少丹書鐵卷。那要是集聚起來,怕是能搞一個省級博物館。那些個自以為撞運了,盜到過丹書的主。也沒見哪一個就真的找著了什麼,發了橫財的。可那也就是那些小門小戶的地裏人沒有一手資訊的結果。

那丹書,又稱鐵契。分三等,仍為:金劵,銀劵,世劵。大秦時,僅設金劵一部,可這金劵,又不是真金打造的。仍是以鐵為板,用朱砂寫製。一分為三。傳與三名功勳世襲王,成為享受優遇或免罪的憑證。秦亡後,朝代變更,除去收繳的三部分割金劵,曆代章程變更後,除金劵外,又相繼添設銀劵,世劵幾等。仿前朝製。仍為分割。但寫製方麵,銀劵用以銀砂,世劵卻采用了金砂。那後來曆朝曆代,隻要是功勳卓越的,免不了皇上就賞一個。有優質待遇以外,除了犯謀逆大罪,其餘罪狀均可豁免。這一朝一朝的。丹書鐵劵也就多了起來。曆史的遺忘中,口口相傳的金劵,因為外觀,被當成了低等的世劵。世劵,因用金砂寫製,卻被當成了頭等的金劵。而盜墓的,最開始就是找有“金劵”的墓葬下手。那要是這麼看,就是把這當世所有仿“金劵”的世劵盜來也沒用。因為那傳說寶藏的秘密,就在這繞口的真”金劵“的三部世劵中。

這個傳說的真相傳承,起先也就兩大世家知道,但消息總是不徑而走,各種因素,四門九派的高層慢慢也摸清了門道。就是再往外的,那就傳得神乎其神,大相徑庭了。以至於除了那些懂得個中緣由的,現在在說什麼丹書鐵卷寶藏的,沒多少人會搭理你。

三十年前,就隻是一個金劵線索,那中國界麵上的所有高手就都動了心。

而那線索的源頭,如若不出錯,就必然是那北宋雲錦裏所提到的地方。

“九爺爺,你說吧,我們接下去怎麼做。”我準備好了迎接一切可能的後果問道。

九爺爺在一旁,這個問題實際上他已經考慮了好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