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下元七星打劫局(1 / 2)

列車的到站點是福建的省會福州,到了地,我們先將之前從北京托運寄存過來的一些行頭核對了一番,這些用品,都是九爺爺根據福建地區可能存在的古墓環境所準備的,單是纖鏟,就備了”旋風鏟,桶鏟,破磚鏟“三種。旋風鏟鏟頭帶齒,鏟體呈圓形,上頭留了空,專門用於對付夯土層,紅土層,灰磚層等人工夯打過,較結實的土層。桶鏟,機體足夠,留了缺縫,吃土量極快,打盜洞的時候不可或缺。破磚鏟,留了尖頭,厚實扁形,狹小的空間裏,遇到磚,瓦,石可以輕易打碎。

有人心想,那盜墓最絕的,不是洛陽鏟麼。何必要那麼勞心勞力搞一堆其他的探用工具。其實這個想法存在很多誤區,洛陽鏟的適用性是不錯,不過一般,都是倒鬥界的門外漢所使用。他們大多是地裏的莊稼漢,不懂風水走勢,不懂天星術數,找古墓,靠的的就是人海戰術,十橫十縱,線點,星點,井字點,梅花點。一畝地,要打百來個探洞。再者,那周寧地區多丘陵山地,高低起伏,土質雜硬,水田遍布,洛陽鏟這個所謂的利器,在那便會成了累贅。

除了鏟具,行頭裏還備有小型鑲嵌滑索,龍形爪索,頭探燈。壓縮幹糧,火折子,因為照明彈不是流通品,所以僅僅隻找到了兩顆。傍身上,我帶了把花鋼紋的藏短匕首。九爺爺不要,但大寶有夠講排場,也不知道托的是誰,說那鬥裏不太平,為了我們三的安全,從九爺爺這要了五萬。在黑市上弄了把蘇軍70年退役下來的斯捷奇金APS衝鋒手槍。這東西,雖然退了役,可不比現役軍裝備火力小。說是手槍,但柄上可以接上槍托,半自動20發,小範圍裏,精度,射速,威力,那能把粽子給打成肉醬。說到粽子,九爺爺倒是讓我和大寶在當天的早市上買了兩個新鮮的黑驢蹄子。

七的八的加起來,也就填滿了兩個旅行包。大概的對付了頓飯,這才奔著北宋年間的“青田鄉東洋裏”,也就是現今的福建周寧縣城去。

車途上,那大寶發揮了他百分百的滑溜口才,結識了一個長得還算地道的周寧妹子。姑娘家姓李,名淑芬。周寧獅城鎮人。這打小生這長這的人。那論鄉間趣事,地理環境,可沒多少人有他們熟悉。大寶告訴淑芬,說我們就是來旅遊觀光的,問了些不著邊際的,又給挑了些緊要的。

姑娘人不錯,也不認生,告訴我們說,:”這周寧縣,是福建海拔最高的地區,原始森林覆蓋麵積大,而獅城鎮,則是周寧的城關中心點。不過因為地處深山,車輛往來又都是山路子,不方便。所以發展有些落後。縣裏大多的青壯年都到外地找生計去了。所以人口有點少。

要說玩的地,那也不多,十裏八鄉的。就獅城裏有一片船舟形的古宅,說是以往的皇上建的。那宅前有一條山溪,古時候就有了,叫鯉魚溪,裏麵的鯉魚,那一條比一條大。看看鮮倒不錯。出了鎮進了山,山裏有一條瀑布,被外地人說是天險,叫九龍漈瀑布,也能看看。再往裏,那就都是些深山老林子了,很少有人去,老人都說山裏頭有吃人的野獸。不讓孩子在周邊玩。”

在大寶的引導下,淑芬還說了件算是有趣的事。這周寧縣,雖然地遠落後,但是經濟水平非常高。出去討生計的年輕壯力們運氣都很好,做哪行賺哪行,說是盆滿缽盈不為過。身家幾十萬的那遍街都是。90年初,東芝彩色電視機在中國銷售,民眾消費水平普遍無法適應,但在周寧,卻基本家家戶戶都有。當時東芝的中國區域代理認為大銷售量的周寧是一個富有省,派遣員工走訪後才發現,這僅是一個偏遠山區的小縣城。周寧人都認為,他們的財運要歸功於獅城鎮一個小山頭上的一座祖宗風水墓。那前幾年,縣裏為了需要,想把那墓給遷移了。在原址上建個天文氣象局。這理念才一提。就差點沒給搞出個嘩變。後來,那氣象局隻好給這祖宗風水墓麵子。移了有小半個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