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下元七星打劫局(2 / 2)

看著這淑芬知道的事還真不少,大寶鐵了心要請她做向導,扯了好一陣子。人鄉裏姑娘心地好。

賴不住大寶一旁這麼軟磨硬泡。最後說好不要報酬,算是帶朋友義務的在家鄉走一遭。

我和九爺爺在一旁聽大寶胡扯,發現了這“望,聞,問,切,”四字訣裏的“問”字訣,大寶那是發揮得神乎其神。

中途間,又換了躺車。整個車程大約在山土顛簸路上開了有近十個小時。到達周寧獅城鎮的時候,天色才剛暗了下來。

這個時候是七月底,按理說暑熱還沒褪去。可是周寧縣的民眾都已經穿上了長袖。淑芬說,“因為山裏海拔的原因。周寧一年四季都是冷冬狀態。也是福建冬天唯一會下雪的地方。所以福建地區的,又稱周寧為“冰城”也就是寒冷的意思。”

街頭上人不多,也大概是因為年輕壯力都出外鄉掙錢了。縣裏大多都是老人孩子。所以作息時間也和外麵有點差異。大約七點鍾的時候,路麵上已經沒什麼營業的店麵了。淑芬說要回家交代一下,而我們,則是找了處招待所落了腳。

第二天天剛亮,我和大寶就起來找吃的。天有點凍,我們出門的時候大約五點鍾。在鎮上走了不知幾裏路。一直逛到八點。都沒見有賣早點的手藝人。這饑寒交迫的,想想心裏就憋屈。後來淑芬告訴我們。鎮裏人基本上九點才醒。所以幾乎沒吃早點的習慣。回到招待所,我們大約收拾了一下。

這一趟來周寧,我們沒有太多的確確線索。隻知道那密詔裏提到了“陵,青田鄉東洋裏,駙馬。。”。所以定義麵積有點大,整個周寧縣區域都可能是目標。好在提到烏都拉和陵。一般能稱做陵的都是大墓。小裏說了都得是個王墓。而這古往今來凡是帝王陵寢都講究占山得水。要形式。而烏都拉是徽宗年的駙馬,既然來過這,那一定會有點蛛絲馬跡。周寧曆史上名人不多,留下的大規模古居遺址一隻手就能數過來,照著這些,搜索範圍就又能縮小了不少。

既然要找陵墓,要看形式風水,那我們索性也就讓淑芬帶我們去她說的那個獅城鎮山頭上的祖宗風水墓,看下是否就是我們要找的那個陵。

大寶借口好,和淑芬說:”這難得來一趟周寧,知道你們縣有那通天手段的祖宗能庇蔭後人,那我們也跟著去蹭點財氣看看不是。“

到了地,山頭不大,但是地處不錯。仍是一個明朝家族墓葬群,可能是縣裏民眾的信仰,所以家族墓地整體保存完好。案山位置處從上往下,可以俯瞰整個獅城鎮,根據連家祖宗傳下的圖文手劄,我仔細觀察了一番。發現陵墓邊的龍穴砂向水布局都很是清晰。是能起到庇蔭後人主富貴。可風氣勢頭,遠沒有達到能容納一個縣人口那麼誇張。陵墓上,除了年代有異,規格也比我們預估的小了很多。所以經過我和九爺爺的推斷,這個陵墓,並不是我們所要找的。我站在山頭上看了一會兒獅城鎮的規劃布局。又看了一眼地圖。作為周寧縣的城關,整個獅城鎮的布局:坐艮向坤立局,以白雲山,分成三個支係,官山係、石門山係、天柱峰山係,三水於西南九龍漈瀑布入口處彙合,東邊龍亭溪為震宮後天水,巽宮客位水,西邊有個滴水岩溪流彙聚,乾宮先天水,兌宮輔位水,正向獅城獅子口坤方零神水,出口離宮合城門一決,形成坐艮向坤,符合先祖風水手劄記錄裏“下元七星打劫”的風水格局。先天水主丁貴、後天水主財祿,輔位水客位水主當地生人,這種山水相逢的格局,聚財丁富貴壽,五福俱全。

所以說,真正庇蔭到當地人的。應該是獅城鎮的風水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