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江東子弟(1 / 2)

呂公聞言,心中大喜,臉上難抑激動之色,於是走過去托著劉邦的手道:“臣年少之時,擅於相人,至今日,未見有貴如公子者!願公子自愛!臣有小女,喚作呂雉,願為劉公子箕帚之妻!”

滿座皆驚!

劉邦一聽,更是喜出望外!

且莫聽大家一口一個“劉公子”叫得親熱,劉邦自小遊手好閑,不屑農桑棵種,在鄉裏口碑甚差。如今已過而立之年,也未有人願將家中女兒嫁與其為妻。

若不是劉邦供職了個亭長,人也還算厚道,早已遭鄉人萬般恥笑了!

如今聽得呂公如此說來,簡直是天上掉下了個老婆——白撿的!況且呂公家境殷實,又與縣令交好,有權有勢,與之結姻,對劉邦施展胸中抱負將是一大助力!

當下劉邦深深作揖道:“多謝嶽丈厚愛,季不勝感激!”

呂公暢懷大笑。

而一邊的縣令卻悶悶喝了口酒,用力握著酒杯,眯起眼睛,寒芒閃閃!

酒宴罷後,呂公回到家中。

不料妻子呂氏越想越火,怒起一拍案桌問道:“公始常欲奇稚兒,必與貴人。沛縣老爺與汝交善,幾次相求,汝亦不應。今日何故當其麵而妄自許與劉季?!”

呂公被突然的一記拍案聲嚇了一跳,聽得妻子如此問來,淡淡地笑了笑,滿含深意地緩緩道來:“嗬嗬嗬,此非汝所能知也。”

半月後,呂公終是把女兒呂雉許給了劉邦。

一晃半年過去,這日,縣尉有令,以劉邦為亭長為縣送役卒赴驪山,營造驪山陵墓。

劉邦不敢怠慢,於是召集眾人,即刻上路了。

據傳驪山役卒皆日夜勞工,毫不停留,幾乎有死無生!

一路上,許多民夫悄悄溜走,出沛縣不過三日,已逃走小半。

劉邦越走越是焦慮,心中忖度:即使餘者皆至驪山,按大秦律法,失民之多,眾皆當斬!心中暗自打定主意。

這一日,劉邦帶著眾人走在豐縣之西大澤中。

連日大雨以致道路泥濘,眾皆勞苦不堪,一路又有幾人脫逃了。

劉邦幹脆停下不走,找了一幹燥之處,聚集眾人。

劉邦接下腰帶上的酒囊——昨日在豐縣一壺春買的燒酒,大聲說道:“眾位兄弟,天下大雨,道路難行,且亡走者眾多,吾已失其職,季不忍累及諸位!公等皆去,吾亦從此亡命矣!”

眾人麵麵相覷,不知劉邦是何打算。

劉邦自己大喝一口酒:“痛快!”然後遞給右邊的一個民夫,那人肥頭大耳,竟是豬肉攤的老張!

老張一把接過酒囊,也是大飲一口,一抹嘴角,笑道:“劉公子大量!老張佩服!今退路已失,願從之!”

眾人一一飲過酒,一時間血氣上湧,竟有十餘人願追隨劉邦!

劉邦心中略感寬慰,對著眾人高聲道:“吾皆苦秦之害,今亡矣!吾等於大澤中,行俠仗義,亦為快哉!”

眾皆應道:“然!”

於是劉邦乃與眾人亡命芒、碭山澤岩石之間……

鹹陽城中,且說那夜南宮蕭追陶瑩一路到了城東的一家茶樓,看那門上一匾,上書三個遒勁有力的大字——繡春江。

此處是鹹陽東市,商鋪雲集,房舍鱗次櫛比。

隻見陶瑩走近樓閣,一快兩慢敲了三下,須臾,“吱呀——”一聲,門開了一道縫,裏麵隱隱傳出個聲音,陶瑩也說了句話,然後門開得大些,陶瑩閃身進去後,門又“吱呀”一聲合上了。

南宮蕭心中疑惑,如此深夜,劉瑩這身打扮,怎會在茶樓出沒,莫不是碰上了什麼大事?

當下南宮蕭閃身到茶樓牆角,暗運勁道,猛提口氣,一躍而起,直直上了房頂。輕功提起,躡腳在瓦片上,走至屋頂中間,輕輕趴下。

移走兩塊瓦片,一束光亮便透了出來,南宮蕭湊上一隻眼睛,望向下麵。

隻見陶瑩由一個夥計帶著上了二樓,二樓燈火昏暗,不甚明亮。

那夥計到了二樓就返身回去了,陶瑩靜靜站在樓梯角,暗自小心。

良久,一個冷冰冰的聲音從斜對麵的角落裏傳出來:“矜袖,章將軍那邊,如何答複?”

南宮蕭心中一驚——矜袖?陶瑩怎麼會變了名喚?一時心中不解,又俯身繼續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