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在劫難逃!(1 / 2)

未過幾日,縣令發出檄文,通告鄉裏舉義反秦,從者競相往來,逾達千人之眾。

劉邦收到招納函,心知嶽丈已安排妥當,即刻帶著一眾兄弟奔赴沛縣。

這日,行於大澤中,忽然探馬匆匆奔回,神色慌張,大聲喊道:“劉公!前有大蛇當道,眾兄弟不得過!”

劉邦一邊騎馬一邊喝酒,此時酒意上湧,豪氣陡升:“大丈夫豈可受阻於畜生!何處?吾往斬之!”

隊伍停了下來,探馬帶著劉邦往前行了幾十步,隻見一條白色大蛇橫亙路中。此白蛇粗如樹幹,長約數十丈!蛇口吐信,蛇目寒芒閃爍,迫人精神!

劉邦心裏一突——好家夥,這麼大!登時酒醒了一大半。

可是礙於老大的麵子,且剛才都已經誇下海口,劉邦此時不得不硬著頭皮上,手提九尺青鋒,神色凝重,緊緊盯著大蛇,慢慢迫上前去。

大蛇感到有人*近,蛇頭回轉,死死盯著劉邦,身軀蜿蜒起來,作勢欲撲。

往前走了幾步,離蛇不足十尺,劉邦屏氣凝神,緩緩舉劍——豈料大蛇竟猛然躍起,先發製人——碩大如盤般的蛇頭閃電般襲來,一張血盆大口直欲生吞其首!

劉邦心中大驚,情急之下,揮劍一擋。“鏗!”的一聲,蛇頭正中劍鋒,當即蛇腦崩碎,腦漿四溢,如此巨蛇竟被劉邦一劍斃命!

眾人都為劉邦捏一把汗,看到劉邦斬殺大蛇,不禁都對劉邦刮目相看,皆服其勇!

劉邦大出一口氣,上前剖開蛇腹,取出蛇膽收於囊中,轉身對著眾人淡淡地說道:“走吧,回沛縣!”

兩日後,眾人行至沛縣,卻發現城門緊閉,城頭守衛森嚴,弓弩上弦,如臨大敵。

劉邦不明就裏,還以為縣令是小心行事,為防秦軍來襲。於是打馬上前,高聲喊道:“在下劉邦,奉縣令大人之命前來彙合,速速打開城門!”

豈料城頭之上竟然一番勁弩激射,劉邦當即拔轉馬頭,拍馬躲開,堪堪避過。

回到百丈開外的隊伍中,劉邦臉有怒色:“沛令這是何意?!”

身後擠過一人,是樊噲:“管他作甚?!殺進去便是!”

劉邦正猶豫間,身旁一人急急喊道:“不可!”——是老張,他拍馬上前幾步,對劉邦抱拳道:“劉公妻小尚在城中,貿然攻城實不明智!”

“如此,為之奈何?”劉邦陷入思索中。

是夜,主簿蕭何、獄吏曹參從沛縣城中縋城而出,直奔劉邦營帳而來。

見老友來訪,劉邦喜不自禁,走上前去抱住蕭何肩膀:“哈哈哈!蕭公至此,蓬蓽生輝啊!”

蕭何略微一笑,敦厚的臉麵卻沉下顏色:“劉公,沛令朝三暮四,欲誅殺吾等!速走!”

劉邦一聽,麵不改色:“哈哈哈!吾已有妙計!來,久別相逢,先共飲三杯!”

說著拉著蕭何入座,曹參也坐下來。

眾人開懷大飲,一時觥籌交錯。推杯換盞之間,一夜晃過。

翌日清晨,劉邦領軍百餘人行至城門前百步紮腳。

隻見劉邦不慌不忙,俯身自馬袋裏取出一卷錦帛,手書其上曰:“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雖為沛令守,諸侯並起,今屠沛!沛今共誅令,擇子弟可立者立之,以應諸侯,則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無為也!”

書罷,一卷錦帛,從箭囊裏取出一支雕翎羽箭,係於其上。劉邦拍馬上前,前衝至離城門僅五十步,張弓搭箭——日影晃動,刺人瞳孔——劉邦猛然再拉開十石弓弦,驟然放鬆手指,雕翎箭電射而去,直奔城頭!

一瞬間,釘在城門樓上,箭尾晃動,力猶未盡。

一個守卒好奇,拔下箭頭,取出布帛看了看,又轉給其他守卒,消息不脛而走!

次日,沛縣父老皆已聽聞劉邦至沛縣欲共舉大事,卻被縣令拒之門外,覺得此事蹊蹺,幾番探查,才發現縣令竟欲殺眾降秦!眾人大驚!

又得劉邦錦書在手,曉明利害,頓時對縣令的朝令夕改義憤填膺!於是率一眾子弟,群起攻向府衙。

沛令正坐在後堂之中,獨自冷笑著心中暗暗喜道:“劉邦小兒,本縣略施小計,便教爾落於網中,哼!呂公,汝因此等小兒而欺吾太甚?謬矣!”

忽然衙門外傳來一陣嘈雜聲,縣令心中一涼——莫不是劉邦怒急攻城?!當下未及整理官袍,匆匆跑到門口。

殊不知千餘名鄉親父老正聚於衙門前,與十幾名捕快打鬥!嚇得縣令轉頭欲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