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道變,公子現(1 / 3)

封建年代,每朝君王都會為自己的家天下統治,冠以堂皇的理由,並以一種精神信仰,洗滌或控製著這個朝代的百姓,而這個精神信仰自古就有傳承,而這種傳承古已有之。

到了東漢末年,道教一直被傳承下來,傳承依舊長盛不衰。漢桓帝永壽元年九月九日,在四川赤城渠亭山中,已是一百二十歲高齡的道教祖師張淩接受了當今聖上派遣使者手持的玉冊,被封正一真人,一時間道教香火旺盛,為天下守正驅邪的正宗,人們紛紛相傳這位張天師即已是“地仙”之身,即將羽化升仙。

此時,張淩正站在亭山道觀的觀星台中仰望星空,忽見有熒惑守心、太白入月的跡象,隨即取占卜之物觀看起卦象,一算之下,竟是周易所述之乾卦,不由歎息道:“看來天道剛健,運動不息,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隨即他又仔細端詳一番,卦象乃乾卦用九之象,心道:“此卦乃陽極陰生,盈不可久所致,這天下守正多時,怕是又要迎來混沌,在這混沌之中唯有順應天道之人才能得道。唉,但是這天道豈是我等凡夫俗子能參透的…”

正在此時,他又見紫微星晦暗不明,似有真龍之氣乍隱乍現,不時變換著位置,不由奇道:“這紫微星乃真龍氣息所在,初始晦暗乃是說這漢室衰微,天下將亂,為何此時又忽明忽暗,似有分裂遊走之勢,這倒是奇了。”

“來人!”張淩提氣一聲喝道,這觀星台位於道觀最高處,這一聲竟清清楚楚的傳到了距台下百餘丈的香殿之中,殿中道士一聽呼喝,手執拂塵疾奔上山,不一會兒進入觀星台門口後,又改奔走為緩行直至張老道身後,躬身問道:“師父喚弟子有何吩咐?”

張淩轉身看了看這道士,隻見其容貌甚偉,雙目斜飛,眉宇間透著靈氣,身材修長,端的是仙風道骨,滿意的點點頭道:“徒兒,你的輕身功夫又有所長進啊…”

這道士便是張淩首徒王長,常年跟隨張淩遊曆四方,授道講義。

當時自漢順帝年間道教創始之後為鞏固地盤,把已經控製的教區,劃分為二十四個傳教點,以鶴鳴山為中心傳教點,依次向四麵八方擴延。史稱“二十四治”(治就是傳教點)。天師為全教區最高領導,初入道的稱為鬼卒,能為道徒和病人作祈禱儀式的稱為鬼吏和奸令;信仰確立並能講授《道德經》的稱為祭酒。祭酒負責主持一治教區的各項教務工作,直屬天師領導,對天師負責。

這王長早年曾為祭酒,而今在教中地位早已超然於祭酒之上,所以常伴張淩左右。隻聽王長對張淩答道:“徒兒恭謝師父所傳,師父今夜為何不早些歇息,這山巔處風大,請師父保重。”

隻聽師父哈哈大笑,王長不由抬頭看了看,隻見這張天師身長九尺三寸,濃眉大臉,發微赤,一雙鶴目神采奕奕,鼻子高挺,垂手過膝,一臉濃密的胡子,十分威武,與傳統觀念中得道之士的道貌岸然全然不同,所以王長與之一比倒似一個天上神仙一個地下鍾馗了。

張淩聽出這徒兒語中之意,一是表達關懷,一是暗示自己還有話語盡管到來,倒是十分聰慧,想起自己一生收得如此徒弟,不由心中寬慰,生性灑脫的他不由滿意地笑了笑,然後說道:“此間山風乃自然氣息陰陽交替所致,正是傳送日月精華之妙物,受之無妨,徒兒不妨看看這山風之上的星象,說說所得。”

王長依言望去,看了不一會兒不由心中一驚道:“這是…師父,天象所示這天下將有倒懸之勢,到那時怕是要生靈塗炭呀!”

張淩點頭道:“不錯,不枉為師這些年教授你天文之術,黃老之學。我們道中教義多年來都是守正驅邪,但天道剛健且無性無常,隻可順不可逆,你看這場浩劫當如何化解?”

王長沉思一陣答道:“盤古有言,縱橫之界,諸事皆有緣法。凡人仰觀蒼天,無明日淺息,四十更替,幽冥之間,萬物已循因緣,恒大者則為天道,凡人既不能參透其中玄機,那便是越順應天道者越能得道吧。”

“哈哈哈,想不到你我師徒所想竟如此一般無二,也罷,紫薇星再是晦暗,終有明朗之時…咦?快看北方!”張淩驚道。

王長聞言隨之望去,隻見北方天際的北極星一時間光芒大盛,似要蓋過這夜空中的皎皎明月,又見一直隱晦不明的紫微星突然消失,隨之又出現在北極星之旁,紫微星此時光芒大盛,堪與皓月爭輝,而這北極星的光芒一下子卻暗淡許多,但一直伴隨這明星左右,緊接著空中無數流星落下,形成百年不遇的流星雨,似是這紫微星的顯現集千萬光輝於天際,驅趕了這星空無數星辰,這番奇觀不由得讓這師徒兩驚歎不已。

星空下,張淩黯然道:“天意啊,天意…我枉活百餘歲,卻在今日才真正參悟。”隨即張天師吩咐王長道:“為師從明日開始閉關,或兩三年,盡可能消抵這浩劫所帶來的苦難,教中事務就由你、趙升和衡兒三人共同執掌…”

“師父!”王長聽出了張淩語中的暗示,不由驚恐道。然而此時卻見張淩已龍行虎步的下道台去了。

這張天師所創之教每年有三會日,既上會:正月初七;中會:七月七日;下會:十月十五日。三會又叫三元,教民齊集治所,聽侯祭酒訓導檢查,聆聽教區科律。

漢桓帝永壽元年,轉眼間三年之期將滿,張淩也已是一百二十二歲,自知大限將至,於是便於下會這天召集各治祭酒和要職人員,於鹿堂治開會,囑咐身後之事。道觀中,張道陵的三位弟子王長、趙升和張衡分坐在最前排的蒲團上,張淩麵朝他們當眾宣布其子張衡繼承其天師之位,並特別強調說明:“紹吾之位,非吾家宗親子孫不傳。”意為曆代天師之位,一定要有張家宗親來繼承的傳承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