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交代了清楚,王管家就給了孟財些許銀兩,算是報酬,就打發走了村正,在柱子無助的目光中,易飯目送他離開,心想這家夥是不是又快哭了。
讓小廝帶著他去洗漱了一下,領著就去了正房。
劉家在向陽鎮是做綢緞生意,家庭也算殷實,丫鬟傭人十幾個,家裏也布置講究,邁過半尺高門坎,映入眼簾的正麵牆上懸掛“山河圖”兩邊各提上聯“吉星璀璨一本通萬利”下聯“隆歲崢嶸三江彙千金”當中一四方桌,兩邊各一圈椅,上有茶具,兩邊各有一屏風,上雕梅蘭竹菊,又各擺一套座椅,分明是待客之用。
也不等易飯看明白,王管家就讓在那候著,進裏屋把劉掌櫃和夫人請了出來,一看裝扮就光鮮明亮,綢緞加身,富貴逼人,落座後,易飯就鞠躬“老爺、夫人好”,一丫頭沏茶,劉掌櫃舉起杯就邊看邊品,倒沒什麼想說的,倒是劉夫人卻仔細端詳了一會,一看就知道是農家孩子,“王管家,這孩子來路正麼?”“放心,夫人,我這托好友在他村裏選的,都是厚道人家,孩子也淳樸,不會耽誤少爺學業的”一番尋問,倒也沒什麼問題,“那就好,小雨把二位少爺也叫過來吧”“是夫人”,到後院把兩個公子叫來,一看果然是不分你我,辯不著大小,穿著一個摸樣,肥頭大耳,營養有餘,王管家趕緊道“快,見過二位少爺”“見過二位公子”倆公子倒是沒正眼看他,“爹,娘,啥事,我們真在後院抓蝴蝶了”,夫人道“這是家裏給你倆叫了個書童,以後去私塾就要他來伺候,不可頑皮,耽誤了學業”“娘,知道了”就這樣,小飯就成了劉家的小書童。
起先,困擾小易飯的不是收拾家務及怎麼照顧別人,而是分不清哪個是老大劉仁旺,哪個是老二劉仁財,丫鬟小雨倒是對他挺嚴厲的吩咐了該做些什麼,劉家的規矩啥的教了幾個時辰,領著轉了轉,安排了一個小偏房住下,屋裏簡陋的就一個炕,大概是小雨見他挺可憐,就一小包裹替換衣服,給他找了些幹草當墊子,抱了一副被褥,倆少爺倒不像大人那般嚴肅,對他問東問西,對小易飯兄弟二人也就當多了個玩耍的夥伴。
早上要趕著主子沒醒就把起早的臉盆熱水裝備好,把主子叫醒伺候先洗漱,穿戴整齊了,把家收拾幹淨,吃過飯,就帶著去私塾的一應物件三人就溜達的去了離家不遠的南通街的一間小院。
這時其他來念書的孩子,也陸陸續續的到了。
院子不大,書房門柱一副“一朝悟,悟古今長卷,百年興,興天下黎民”中正端直,裏麵房間挺敞亮,有幾排長凳長桌,最前麵是先生的桌椅,相對簡陋,正麵牆壁也有一副聯,寫著“萬卷讀不破,怎有功名落”。
小易飯把二位公子的筆墨書籍安放妥當,就悄悄的出了學堂候著,正好撞見一位學生,急急忙忙往裏竄,還一邊喊“快點,柱子,要開講了,快啊”穿的肥袍大褂,明顯是發福的誇張,兩個眼都在臉上擠著,嘴上帶著明顯的哈拉著,和家裏大黃摸樣差不多,看來是起的晚了,一路小跑來的,他身後跟著個瘦多了的小書童,大包小包一身,也累的夠嗆,也沒瞅見門口的易飯,蹬、蹬、蹬、就跑進去了,一番小主的吩咐聲落下,裏麵就稀裏嘩啦的聲音響起,一會就見一口氣都沒有出完滿頭汗的孩子出來了。
一把拉到牆角,“柱子,你也來了啊”“小飯,是你,我還怕見不著你了”“你家主子是那家啊”“張老板家的公子,張天來,我都叫了他一個時辰都沒叫醒,醒來還怪我叫的遲了,臉也沒洗就趕緊過來了”“你咋大包小包的?”“早上沒吃飯,張夫人就給他帶了些吃的,你看他那摸樣能少吃麼”,“嗬嗬,以後咱倆就能見著麵了,要不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是啊,我晚上都睡不著,我想我媽了”一看那摸樣還真要哭了又,易飯趕緊說“別怕,不是還能見著我麼,我們這是出來闖蕩了,山裏的馬蜂窩都幹掉了,這算什麼”“易飯,這就算闖蕩麼?”“呃,這個算是吧”。
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