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鎮桂林的賽尚阿,恨不得一個早晨將發匪全部消滅,他根本上是否定“坐困”之法的。於是把烏蘭泰叫到桂林,狠狠訓斥道:“副都統大人,你難道永遠滿足於都統二字前麵加個副字麼?此次朝廷動了血本,要人給人,要物給物。你身為前線主將,怎麼隻知“坐困”,不知進攻,難道還要重犯周天爵貽誤戰機之罪麼?”
烏蘭泰耐心解釋道:“主帥大人,發匪由象州突圍,意在全力東下。卑職率大軍防守東南,幾次與敵決戰,而遭重大傷亡,將士無心進攻,如勉強發兵,必然給發匪以可乘之機。若滅匪不成,反而讓其流竄東南,卑職我吃罪不起呀!”
賽尚阿本不知兵,聽了烏蘭泰的解釋,也無可指責,隻好說道:“好吧,你部死死圍困東南,我即刻命令向榮、巴清德由西北麵進攻。”
西麵兵力對比卻較懸殊,武宣縣內集中了清軍主力的主力。向榮楚軍已是不弱,再加上新到都統巴清德職位很高,部下彪悍,武器裝備更為精良,而防守西麵的僅石達開一軍,作戰人員僅三千,要對付上萬名清兵,形勢的嚴峻可想而知。
好在石達開部能攻善守,很會打仗。盡管麵臨幾倍於我的清兵,太平軍將士仍很樂觀。他們占據有利地形,以一當十,阻擋清軍。
紫荊山西麵高山聳立,懸崖峭壁,難以行軍,由武宣入紫荊山唯有走豬仔峽、雙髻山。
豬仔峽兩邊懸崖峭壁,中間隻一條路通往山內。太平軍采用老辦法,在兩邊懸崖上堆積石頭,不用槍彈,就能殺敗來犯之敵。
一次向榮采取硬攻,首先用炮猛轟豬仔峽兩邊雙髻山,然後派三千人向豬仔峽衝鋒。誰知太平軍躲過了敵人的炮轟,待清兵衝到豬仔峽中間地帶時,兩邊太平軍一起向崖下推去岩石。清兵躲閃不及,被砸死砸傷近千人,向榮、巴清德再不敢采取硬攻了。
石達開聞訊大喜,隨之詩興大發,為此寫下兩首歌謠,一直流傳至今。歌謠道:雙髻山頂生兩峰,太平天軍逞威風。
狗牙龍旗它敢上,斬斷龍腰擒向榮。
第二首道:三尺馬刀白霜霜,日夜把守雙髻山。
清兵上來一千個,砍下狗頭五百雙。
石達開不僅善於用兵,而且文采出眾,他寫的歌謠不脛而走,立時傳遍全軍上下。有幾個嗓子好、愛唱歌的戰士,還自己給它譜了曲,在山頭上悠然唱開了:雙髻那個山頂啦生兩峰喂!太平喲喝天軍嘢逞威風哇!狗牙那個龍旗呀它敢上嘛!斬斷那個龍腰啊擒向榮哎!
嘹亮的歌聲飄飄然傳到山下,向榮親耳聽見,不禁大怒:“龜兒子的,氣煞我也!大丈夫怎能受如此羞辱!不奪回雙髻山我誓不為人。張國梁!”向榮高叫一聲。
張國梁因為有一種特殊身份,很受向榮器重,現在官職已是都司了。聽到主子叫喚,張國梁立即趨身向前道:“卑職在.。”
向榮雙眼緊緊盯著張國梁道:“你過去曾是這一帶地頭蛇,一向習慣於山區作戰。這雙髻山是懸崖峭壁,發匪把守得緊,你看怎麼辦?”
張國梁筆直站在向榮麵前,道:“卑職以為雙髻山高峰聳立,易守難攻,發匪重兵把守,豬仔峽實難通過。要奪取這軍事要地,必須要出奇製勝,攻其不備。”
向榮很認真地聽著:“你的意思是、、、、、、?”
張國梁詭譎道:“這雙髻山如此高大,難道隻有豬仔峽一條通路麼?必然還有不為人知的秘密小路。如找一個熟悉地形的人帶路,選一支精兵偷偷爬到山頂,突然向發匪發起攻擊,又何愁雙髻山不能攻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