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山點點頭:“那是,那是。”於是二人開始準備綢帶,留心保管,以免到時抓瞎。
一八五五年四月三日,韋誌俊指揮各路大軍圍攻武昌城,城門緊閉,進出皆難,清兵們紛紛用繩子係在武昌城頭,順著繩子溜到城外逃命而去。
太平軍埋雷炸開城門,衝進城內,沒有經過什麼戰鬥就控製了武昌城。一隊天兵衝進巡撫衙門,陶恩培按事先計劃,用一根白色綢帶係住脖子,懸梁自盡了。
在武昌知府大院內,多山以同樣的方式自殺。
這武漢三鎮真是易攻難守,軍事實力隻要偏向於哪一方,那武漢就很容易到手。武漢又是兵家必爭之地,丟失了守將必死無疑。不單是清王朝如此,去年六月太平軍武昌守將石鳳魁、黃再興被湘軍攻破城池,他倆棄城出逃,幾個月後被楊秀清軍法從事,斬首不留。
曾國藩聰明,他為朝廷奪取了武漢,卻不願當湖北巡撫留守武昌,他更願意當一個兵部侍郎帶領自己的湘軍,攻九江、打湖口、保南昌,活躍於鄱陽湖一帶。他不喜歡長時間呆在一個地方,他樂於去充當一個進攻者,比如打九江城,眼看沒有一點希望,連提督塔齊布都急死在城外,曾國藩仍然不願放棄進攻。
事實證明曾國藩的選擇是正確的,鄱陽湖有山有水,一片開闊,回旋餘地大,打不贏就跑,即使自己情急之下跳水自殺,也有人救起。
而武昌城就不一樣了,四麵城牆不僅擋不住敵人,反而把自己關在了裏麵,作繭自縛,武昌清軍三次失守就是例子。如果曾國藩去年不辭掉湖北巡撫一職,現在死在巡撫衙門裏的就不是陶恩培,而是曾國藩了。也可以說是陶恩培替他丟掉了性命。
韋誌俊率領天兵第三次占領武昌,占領了湖廣總督府,不管城內現在是如何蕭條,居民大都外逃,富商關門停業,街上路斷人稀,但偌大的武昌城房屋建築還在,還是一座省城的摸樣。具有重大意義的是:太平軍占據了湖廣總督之地,控製了長江中下遊地區,將武漢與天京連成一線。
鹹豐帝得到武昌失守的消息,並沒有感到震驚。四年之內武漢幾易其主,除夕那天太平軍大舉西征,迅速占領漢口、漢陽,鹹豐帝就知道武昌難守了。楊霈退守隨州防止粵匪北竄沒有錯,曾國藩帶兵攻九江、守南昌也是對的,沒有曾國藩湘軍的協防,也許另一座省城南昌也難保了。
陶恩培自殺,湖北巡撫又一次空缺。現在真正能與太平軍打硬仗的隻有曾國藩湘軍,鹹豐帝特別喜愛湘軍的人,去年底改任胡林翼為湖北按察使,就是想讓他以後接管湖北政務,現在胡林翼正好帶一部分湘軍駐紮在武漢西邊的金口鎮,於是鹹豐帝很自然的任命胡林翼為湖北巡撫。同時任命文俊為湖北布政使、李孟群為湖北按察使,納欽為湖北提督。
胡林翼升任巡撫,沒有人向他表示祝賀,因為人們都知道戰爭下的湖北巡撫是個賣命官,沒有半點的實惠,有的隻是勞累和擔心。近四年來沒有哪一個湖北巡撫得到善終,三個巡撫兩個自殺,一個被殺,這個時候擔任湖北巡撫,就等於是判了死刑緩期執行。
胡林翼接到聖旨沒有半點喜悅,他隻是感到肩上的擔子又沉重了許多許多。從貴州一個候補道虛職到擔任巡撫,這四年他都是在刀光劍影,硝煙彌漫中度過的,早已習慣了打打殺殺,衝鋒陷陣的軍旅生活,胡林翼本是文人,卻讓他帶兵打仗。巡撫本是文官,卻讓帶兵的胡林翼擔任,什麼是文?什麼是武?已經說不清楚了。
接受了湖北巡撫一職,胡林翼知道自己該扳著指頭數日子了。
正是:麵對強大太平軍,湖北巡撫都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