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英雄(2 / 2)

孫定久久無言,這世間的母愛,大抵略同。

吳氏走之後,孫定便躺在席上苦苦思考著自己的出路,這個年代娛樂活動太少,燈油又很貴,所以晚上的時候大家基本上什麼事都不做,早早地上床睡覺。

孫定也不能免俗,天剛剛一黑便爬上了床,隻是,在後世晚睡慣了,這個點是無論如何也睡不著的,睡不著又不能玩兒,幹脆就想想自己今後的路該怎麼走吧。

誠如母親所言,這個年代的仕途已經被士族門閥壟斷了,凡是孝廉基本上都是出於他們的門下,當然,漢代還有很多當官的途徑,舉孝廉隻是其中之一,但是舉孝廉卻是走仕途的最好敲門磚,隻要有了這個出身,就可以跟那些高官顯貴、英傑之士往來,容易受到別人重視,升遷速度也很快,漢朝的大官們大多都是舉孝廉出身。

若是僅僅得一個亭長,估計幹一輩子也升不上去,不要想著靠自己的能力和穿越者的優勢從基層步步高升,這實在是太天真了。劉邦夠有能力了吧,不照樣一輩子都升不上去?若不是趕上天下大亂,他到死估計都是個亭長。

不論什麼時候,從基層往上升官都是最難的,認識不了大人物,得不到他們的關照,怎麼可能爬的上去?若是沒有孝廉出身,想要在天下大亂之前做到兩千石,那才叫癡人說夢。

當然,孫定也知道,現在汝陽郡的孝廉名額也已經被士族門閥所壟斷了,確切地說,是被汝陽第一大門閥號稱四世三公的袁氏所壟斷了,若想舉孝廉,得不到袁氏的支持,是根本不可能的。

來到這個世界之後,孫定也悄悄地對袁氏的情況做了一些了解,好在他們家太出名了,稍微一打聽就知道了大概的情況。

袁家現在的情況是袁紹的叔父袁隗已經官至三公之一的大司徒,而他的父親袁逢也在洛陽任太仆,很有希望進入三公的行列,如果曆史沒有改變,明年的時候,袁逢應該就可以任大司空了。

袁紹的弟弟袁術此刻已經升到了偏將軍,正在袁逢的跟前,朝夕相處,據說正在謀求河南伊的職位,那可是兩千石的高官啊,熟悉漢代官場的都知道,兩千石是漢代官場的一個大坎,一旦邁過去,仕途就順利的多,升任三公九卿就隻剩下皇帝的一句話了。

但是,相比之下,袁紹就悲催的多了,他雖然是袁逢的長子,但卻是庶出,母親隻是一個婢女,沒有任何地位。他從出生那一天起就不受父親的重視,被過繼給了他的伯父袁成。

袁成命不好,隻當到了左中郎將便早早地去世了,沒有給袁紹更多的資源,還得要袁紹給他守喪。

此刻袁紹就蹲在家裏麵,眼看著才能不如他的弟弟平步青雲,而他卻隻能坐困汝陽方寸之地,心裏好不苦悶。

不過,這樣他也到得了一件好處,那就是袁家的長輩和有出息的晚輩都在京城或者是別的地方當官,袁家的家主之位實際上就已經落到了身在汝南的袁紹袁本初身上。

憑借著袁家的勢力,他對汝南郡的大小事務還是有不小的幹預能力的,尤其是在舉孝廉這項肥差上,袁紹還是有很大的話語權的。

所以,為今之計,若想舉孝廉,就必須要過袁紹袁本初這一關。

孫定曾經去過袁府,當然隻是在門口看了看,根本沒有進去的資格。但是,僅僅是這一看,就讓他對袁府產生了極其深刻、不可磨滅的印象,那裏哪是袁府啊,分明是菜市場嘛。

誰都知道袁家的這顆大樹好乘涼,慕名而去投奔的人絡繹不絕,有獻詩賦的,有寫策論的,還有攀親戚的,總而言之,就是去求官或者是求個出身的。

袁府門前常年停著的馬車驢車就數百上千輛,甚至有不少有經商頭腦的小販都把攤位擺到了袁府附近,每天都能賺不少錢。

什麼叫門庭若市?如果不是親眼看到,真的很難想象出這個成語背後可怕的含義。

如何在如此多的競爭者當中脫穎而出呢?這是目前孫定最為頭疼的問題,袁紹肯定是不認識他的,甚至是連聽都沒有聽說過,如果像其他的人那樣跑到袁府門前去求見,去寫簡曆投稿,估計會被人家拿去當劈柴燒,等到死都等不到回音。

這可比後世的投簡曆要難得多啊。

所以,孫定暗暗決定,先不去舔著臉拜見袁本初,先利用自己的優勢做一下驚動四周,最好是驚動郡縣的大事,引起袁本初的注意,這樣再去求見他就容易的多了。

當然,身為一個沒有係統和老爺爺的穿越者,想做出這樣的事情也是比較有困難的,但是如果碰到這麼點困難就放棄,那就永遠成不了大氣候。

後世的易中天老師在品三國的時候說過,何謂英雄?英雄就是不甘平庸之人!想那劉皇叔,失敗了二十多年依舊在奮鬥,終於成為一代霸主,真英雄也!

我孫定,也是不甘平庸之人!哪怕隻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去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