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房子,頹敗的,留下漫長的時光痕跡,不愧是有著曆史的國家,除了這些,還有憤怒,忍耐,善良,對生的熱愛,和對死亡的追隨。牆麵由於風化的作用,已經黯舊。有些卻又是那麼鮮豔,盲目的很刺眼。衣服在陽光裏曬幹,風吹過,呼啦啦的飄著。
裏貝金看東西,喜歡一條街一條街的走,然後用手中的相機拍下那些房子,它們有些在天空下高高凹凸著,仿佛粗暴的傷口,有些又隱藏在濃密的樹蔭背後,發出輕輕的呼吸。裏貝金看了看手上的旅遊指南,上麵介紹此地曾爆發過小規模的戰爭,裏貝金感慨的說;裏麵不知道曾經有過多少鮮活的生命,尋求著世間的一席寄存和居留。是啊,羅明在一旁附和道;此時所有的恐懼和願望,都被壓製住了,發不出聲音,然而,我們隻是要默默的存活著。
裏貝金每天都會去旅館對麵的小餐館用餐,小餐館門口有攬客的小孩子,一見到裏貝金胖胖的身軀就使勁的笑著揮舞雙手,為這份熱情,裏貝金每天都去,至於希望有愛睡懶覺的習慣,羅明也是,於是隻有裏貝金每天到餐館報到。晚上,有時候裏貝金也會去吃一盤鮮木瓜。小男孩12歲左右,很瘦,很黑,但是牙齒潔白,眼睛亮閃閃,裏貝金一摸煙,小男孩就會很機靈的替裏貝金點上,裏貝金對於這樣的服務熱情,很滿意,誇讚印度人民很有思想且熱情好客,每次跟羅明和希望分享,總是會說;在這裏,每天都可以隨性的生活,享受時光裏每一分每一秒的存在,在這裏可以喝著小酒,抽雪茄,聊天,泡印度妞,聽特色音樂,除此之外,什麼都不做。
與裏貝金不同,羅明和希望把時間留給了睡眠,但是一到中午兩人伴隨著饑餓迅速爬起來,馬上就是一頓海吃,裏貝金總是在一旁看著《花花公子》的雜誌說;慢點,又不是逃荒來到這裏的,有點形象。
希望看著狼吞虎咽的羅明,不解的說,你從讀書時就這樣吃,你不難受嗎?我和老裏是胖子,而你不是,你這樣吃,遲早有一天得膽結石,羅明邊吃邊說;我一直這樣吃的,小時候就這樣,感覺孤獨,就不停的吃,吃很多東西,我不知道該找什麼樣的方式表達。吃。很簡單。可以用來自我安慰。食物,是溫暖的,有光澤的,氣味芬芳,能夠撫摸胃,然後抵達靈魂!
吃完最後一口,羅明補充著對希望說;我從不節製,但也始終胖不起來,容易胖起來的人,都是有目標的,你我見過很多商人,都會發胖。我不是,我沒有目標,即使對我所熱愛的食物,我對它們也沒有目標。
唉,羅明歎了一口長氣說;這一次出來了很久,每天真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見了這麼多的人和事,看了這麼多的風景。有時候感覺自己就像參加一個假麵舞會,戴著麵具的舞蹈不管跳得有多華麗,還是掩飾不了內心的空虛和寂寥。總覺得滿眼的繁華背後,是一些難以掩飾的失落和痛楚,禮貌的微笑背後,是一些有意無意的防備與漠視,還有一些若有若無的疏離與婉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