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2 / 2)

因為知道必然會不再喜歡他,所以,趕在還喜歡他的時候,利用餘熱,寫成這本書。

幸好提前寫成了呢。昨天,我和他的事情就發生了大轉變。因為和他關係挺好的,所以在上大學前去他家給他送一份小禮物。在他家嘮嗑嘮了一個小時,談到了一些敏感的話題,涉及到我喜歡他的一個側麵的原因(沒錯就是鬱蓁蓁喜歡林繹峰的一個側麵原因,和她老爸有關)。後來我就在微信上和他坦誠相待了(當然隻是就那個側麵而言對他旁敲側擊),他也和我坦誠相待了,結果竟然是:他自己覺得自己是個木頭,完全沒懂我的心思。

也就是說我這三年來發的那些含蓄的說說啊、朋友圈動態他通通沒看懂,我在逢年過節(尤其是教師節)給他送去的祝福和關心,隻起到了讓他覺得自己被人掛念的愉悅感,而我的深層動機,他是一點都沒感受到。

一度懷疑他是裝的,但是考慮到他上課都會是不是冒出一句“這樣的題目你們都不會做”這種太直白的話,我覺得99%的可能性是他真的是根木頭,1%就是他一直在裝,不過那也太可怕了,那就是個心機X。

所以,帶著小小的失落的心情結束了全文,與預期還是有點偏離的,不過,整體還在大綱的掌握之中。

後來我也在仔細想追逐一個人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喜歡一個人為一個人付出那麼多又是為了什麼。思來想去腦中一團亂麻,本來想搞點沉思的結果放在文中的,發現這已經是另一個坑的主題了。隻好作罷。

說了那麼多,也無話可說了。該幹啥幹啥,新坑,到寒假或者下一個暑假再開吧。

歎一句:逝者如斯。

還是忘不掉啊。連我的筆名,都是因他而起。

夏亦明寫於2015年8月27日下午

完稿約在一小時以前

附:

本書及分卷中用到的一些歌曲的歌詞,可能有即興使用、化用的,歌名沒有在下文提到,還請諒解。

暫時不回頭一篇篇考核具體是哪個篇目用了哪首歌的歌詞了。

《三寸天堂》(嚴藝丹)

《塵埃》(家家)

《十年》(陳奕迅)

《腐草為螢》(銀臨)

《身不由己》(丁當)

《宿命》(少司命)

《愛你沒錯》(張信哲)

《煙花易冷》(周傑倫)

《像霧像雨又像風》(梁雁翎)

《真心英雄》(成龍等)

謝謝大家的支持,謝謝各位小天使。

手上還有一本10W+的完本稿子,可能會在近期發出來。如上文所說,真正的新坑,可能要等到暑假再開。

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