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2 / 3)

陸彤突然醒悟,李夢琪與嚴馨蕊其實有很大的區別,在談到未來家庭上,妻子李夢琪才是最佳的選擇,但他是一個能夠守候在妻子身邊,隻為了一天三餐而活的男人嗎?他無法回答,因為這個答案是會隨時間變化而變化。想來起去,他的頭又開始有點痛,嚴馨蕊以為是喝酒的緣故,急忙跑到衛生間取條毛巾敷在他頭上。

他又糊塗了,不知道怎麼去選擇了。依舊徘徊在一個也舍不得窘境中,不能自拔。或許隻有一種假設能證明,到底應該選擇哪個女人,那就是證實李夢琪能做到的事,嚴馨蕊也同樣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也能做到,從這個角度講,似乎嚴馨蕊更有優勢,因為她也可以變成如妻子李夢琪一樣,照顧男人洗衣做飯的女人,這些都沒有難度,但妻子李夢琪卻不能理解他更多事業上的關切與期許。

遠在d城的董誌剛已經看到陸彤轉到帳戶的資金,加上同潤地產,張靜轉進來的六億,帳戶上大概有十九億。這個巨大的數字,加上投在武漢那家“自然頻譜公司”的三億,這個行動計劃接近二十三億。在這間不大的操作密室裏,完全可以掩蓋每個帳戶的行蹤。

尚誌在動用新的資金上,又加入更強的手段。之前在博弈中,他開始強烈反攻,不斷上張過程,吃掉董誌剛所有打壓的籌碼,目前他帳戶所剩的籌碼已經沒有多少。尚誌所需要的籌碼收集基本已經接近尾聲,也就是說,籌碼一旦收集結束,不久林地方略就要公司一個重組的假利好消息。

那麼,所有場內參與的普能散戶都為認為,公司前途似乎錦,股價就會被人瘋搶,還有旁邊正虎視眈眈的其它機構資金也會紛紛進場,分割劃地,利益開始重新劃分。尚誌就會很自然把手中籌碼讓渡給對方,不過價格要遠遠高於目前市場上的七元價格,至少要翻一倍,也就是說,機構要想得到籌碼,必須要出十五元左右的價格才能得到籌碼。

機構不是傻子,隻要細心研究過的那家被收購的企業,都會明白它的前景到底能有幾何勝算。誰也不會貿然動用大量資金去搶購,這樣就形成一種比較尷尬的境況。尚誌持有大量股票,卻又無人接盤。縱然他強行上拉,也隻能慢慢等待不知情的散戶一點點接他的籌碼。不過,尚誌不會那麼傻,要冒政策上未知的風險,誰能保證明天政策又會出台對重組的新政,誰能又保證,那家被收購的企業,不會受到媒體的調查報道,被發現其中不真實的內容。

所以,快速出貨,哪怕利潤少點也行。另外就是繼續推進重組內容,提高加分項,一個重組大家猜疑,兩家人工智能公司一起被注入上市公司,價格就該高了吧。而隻有最後這種辦法,才能得到高額的利潤,把之前的虧損全部抹平,甚至有更大的收獲。

他現在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因為想得到籌碼,目前隻能是從尚誌手裏購買更高價格的籌碼。那樣,他也會象其它機構一樣,進入一個預設好的圈套內,他要想再獲利,就隻能繼續推高股價,讓更多人去想象去猜測,直到真相大白之際,股價瞬間如斷線的風箏,如同當年巨零生物,把所有把辛苦錢都投入股市的散戶套在最高處,而政策卻又無能為力。

畢竟一切的重組都是一種真實存在環境,真實存在的企業,真實存在的研發技術上進行的,隻是這種技術誰也無法確定而已,也許會暴出冷門,也許就是泡沫。董誌剛卻知道,在他們宣傳要重組開始,就知道整個計劃的前因後果,而且知道這背後的戲目都是什麼。

在尚誌發布另一條重組信息前,不是找媒體證實對第一個重組的置疑,就是讓第二個重組信息胎死腹中。這兩條可能性,尚誌早已掌控,所有媒體大多是隨風倒的,不會隨便發布一條無真實證據,就值得懷疑的消息,反而由於多年的信用原因,所有人更願意相信,這位股票大師的想法,縱然將來失敗,也隻能說那兩家重組公司的錯誤,而不會說尚誌設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