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出神狀態的青嵐被驚動,又是幾聲輕咳,勉力壓下去,才問:“臣在想昨日看到地那本奏疏……方才陛下說什麼?”
端木興哪裏還忍心再去追究真相,隻說:“青卿不要過於勞神了……魯老醫聖不是說過要靜養的麼?”
“臣早已經習慣了,”她揚起眉,帶一絲笑,“關於那上疏的戶部郎中史剛,陛下怎麼看?”
端木興頓了一下。青嵐提到的奏疏,是昨兒她在內閣奏疏中撿出來的,未列出任何“票擬”地意見,直接送到了皇帝陛下的手中。而他看了這樣一封奏疏,內火大盛,當即傳見楊鴻漸,確定抬青抑盧地基本思路;甚至如此也沒有消散心中鬱結,又與霽月聊了個把時辰,這才慢慢調整了心情,把因奏疏而來的一股悶火都壓製了下去。
可青嵐居然這麼笑著提起那奏疏。
說起來,奏疏中很多的東西與青嵐也頗有關聯——譬如公然指責皇帝陛下“君道不正,寵信佞幸”,青氏父子“媚骨一脈而成,奸譎多有相類”。當然,疏中對皇帝陛下的指責是最主要的,幾大罪狀彰然羅列,“法綱鬆弛”(對青縉一脈姑息)、“無視人倫”(不立後,不選妃)、“遠直臣近侫幸”、“謀私欲忘國恨”……一句句一條條,簡直就是指著皇帝的鼻子在罵了。
這樣地奏疏,難道是找死?
非也。皇帝陛下即使再大的火氣,也隻能不動聲色悶回肚子裏。無他,寫奏疏地那位,鼎鼎大名的清官,近年來聲名驟起,有直追盧太傅地架勢。如今盧太傅請辭閑置,再處置了百姓口口相傳的“史青天”,除非端木興立意要做個遺臭萬年地昏君了。
“青卿怎麼看這個人?”端木興把問題拋回去。
“博名而已。”
端木興剛要點頭同意——史剛的奏疏全是罵人,看著全占理兒;可細一想卻什麼也沒說,所謂建議都是道貌岸然大道理罷了。青嵐卻又話鋒一轉,道:“不過這個人臣卻是極為敬佩的,聽說史家家徒四壁,連做菜的油鹽都買不起。為了名聲忍一時容易,忍上一輩子卻不是常人可以做到的了。”隻是史剛如此,不僅連累了老母年紀一把要到街上去撿拾剩菜,六歲幼女也因為被外人看見麵孔,絕食“貞烈”而死。
“臣以為,如此悍不畏死之名臣,堪為百世楷模。”
端木興帶些惑地看著青嵐。對史剛這個人他其實也是這樣的處理意見,不能打不能動,挨了罵也是白罵,這樣的“名臣”,隻能供著了。可是青嵐向來與清流不對盤,卻忽然為史剛說起話來,倒有些怪異。
然而他的念頭也隻是一轉,麵前的青嵐,帶些輕喘,鬢發微濕貼在麵頰上,整個人柔弱得女兒氣十足——卻又偏偏表情凝重,一本正經說著朝政上的事,那種違和感,不知怎地卻令他凡心大動……這與他以前不曾懷青嵐是女兒身時候的感覺,相差甚遠。那時候他“調戲”她,思念她,卻還在可控製的範圍之內,他相信他不會為了她動搖自己的信念,不會被她影響太深;也正因為如此,他才敢在謝聆春勸誡之後還因為她的才氣留下她。可現在……心如鹿撞的感覺,想將她擁入懷內輕憐淺愛的感覺……莫非真的,心動了?
可明明他還沒有確定她的性別……
“記得,陛下才來的時候說起要調整內閣?不知道陛下到底是什麼想法,也該對臣說說了吧?”
正在出神恍惚的皇帝陛下,聽見青嵐問起,連忙笑著將來之前所發布的三條政令一一說與青嵐知道——滿擬自己這番捧高武將、提拔青嵐的作為至少可以博得美人一笑,心中不自主帶了幾分期待。
可誰知青嵐臉上帶著淡笑聽他說完,卻沒有表現出任何喜意,反是沉默了半晌,才慢慢問道:“陛下,臣對陛下如此調整內閣有些異議,不知當講不當講?”
“青卿有什麼意見,盡管說給朕聽。”
話音才落,原本略帶嬌柔依靠榻前的病後佳人,忽然一歪身子,半挪半落,跌伏在皇帝陛下腳邊,“陛下。內閣大學士青嵐,懇請陛下恩準外放!”
“青卿?!”端木興立手忙腳亂。雖然青嵐這話說得鄭重,可知她病後體虛,哪敢容她停留在這樣冰冷的地麵——青嵐掙了幾掙,便也隨他抱回榻上。
“青卿這話是什麼意思?好的,正是大展鴻圖時節……難道是顧慮寒毒?你隻管放心,魯老醫聖不是正想辦法麼?再說外放為官隻有更辛苦——”
“陛下,臣隻是,願意與高洪飛同列。”
==============================
其實皇帝陛下並不知,早在端木興剛剛發布三條政令之際歌便已經得了消息——隻是又是袪除寒毒是斟酌詞句,這才將君臣攤牌的時刻推遲到現在。
自然是明白這三條政令之中端木興地用意。頑固執拗地盧老太傅占據內閣首輔職位。對漸漸站穩腳跟開始打算大展拳腳地皇帝陛下而言。已經弊多於利;如今有她下手算計老太傅主動請辭。他隻怕也樂得順水推舟。重新換血內閣——而從那三道旨意上看。皇帝陛下改革地意願和力度也已經不可謂不大:捧高青嵐恩高洪飛。與吏部尚書張諤三強對峙。從此便是老太傅想要卷土重來。隻怕也沒了插腳地餘地。(而下此重大決定地同時帶著改善武將待遇。正是皇帝陛下暗渡陳倉地一貫伎倆。)
以端木興提到驚喜。他是真地以為她會驚喜地:雖隻是正副關係侍郎與尚書品秩跨越極大。從三品直升一品。單隻是早朝排班上就會越前好幾位——一旦盧老太傅真正告老。能排在她前麵地人便隻剩下數來地幾個。如果她肯再努努力多弄些加銜。同樣地尚書兼大學士地底子。她能夠越過張諤和高洪飛去成為內閣首輔也說不定。
若想要地是名攀於高位。對這樣地安排自然不會有什麼不滿應該有什麼不滿——踏足政壇這麼久。她當然明白皇帝陛下肯布置下三足鼎立地格局是對她地認可。若是真地一枝獨秀到連對手也無。隻怕離滿門抄斬也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