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1 / 2)

德國和中國有差不多七個小時的時差, 崇華那邊已經是晚上了, 崔貞這裏才剛過正午。

這裏的氣候, 清爽怡人, 正午的陽光並不算猛烈, 透過道路兩旁的楓樹葉, 和煦地照落在地麵。崔貞坐在路邊的長椅上。今天沒有她的戲份, 她就到市區來走走。

崇華說完,就有點羞澀的安靜下來。

崔貞的眼中染上層層的笑意:“再過一周吧。”

聽說隻有一周了,崇華頓時高興起來:“你方便的話, 到時候,我去接你?”因為這一次的幫忙,崔貞在她心裏已經不止是一個有點好感的人了, 至少, 是一個值得交往的人。不管怎麼樣,她至少得當麵致謝。

微帶涼意的清風吹拂, 崔貞稍稍想了一想:“等確定下來, 我把具體時間告訴你。”

秦頌提著大袋小袋站在一旁, 好不容易等崔貞收線, 就一臉被我抓到了吧的八卦表情, 把袋子在幹淨的地麵上一放, 坐到崔貞的身邊:“你要把具體時間告訴誰?”

“崇華。”崔貞也沒瞞她,她以後和崇華的往來會多起來,作為幫她處理工作和生活兩方麵的事情的經紀人, 沒有瞞她的必要。

秦頌對崇華印象挺深的, 這段時間崔貞對她關注很多,她給崔貞做了那麼多年的經紀人,還從沒見她對誰有這麼大的興趣過。

“崇導?聽說她要開試鏡會給新片選角?”秦頌對崇華評價相當高,她的很多做法在秦頌這個娛樂圈的老人看來相當老辣,“《囚徒》原著基礎那麼好,隻要不拍得過分差,就不會撲街,到時候,她又能拿獎到手軟。有前麵那部電影不俗的成績墊著,再來一部高票房,她在導演界就差不多站穩腳了。”

不管網上怎麼黑,在秦頌看來,崇華的這部電影選得相當有眼力。

其實導演跟演員也有不少相似的地方,比如辨識度。演員想紅必須有一張辨識度高的臉,不能讓觀眾一看就覺得這是哪條生產線上批量生產的;導演想成功也要辨識度,導演的辨識度不在臉,而在於作品要有一個凝聚了導演想法的風格。

秦頌跟著崔貞一起看過《和斯嘉的三百六十天》,在作品風格這一點上,崇華無疑有自己的獨特想法。

她說完,又有點擔憂地皺起眉來:“她現在急著拍,等拍完,上映,恐怕要撞上賀歲檔。”賀歲檔是掃蕩票房的好檔期,但對默默無聞的小導演來說,隻怕撲街也會撲得特別明顯,最慘的上映不到二十四小時就被電影院撤下線。

崔貞對崇華的了解,比隻看到一層表麵的外人要深得多,她柔和的目光裏帶著淺淺的驕傲:“她就是衝著賀歲檔去的。”

秦頌為崔貞這句話裏透露出的崇華的野心悚然一驚,接著又疑惑崔貞是怎麼知道的?

她跟崔貞認識了那麼多年,但她身上有很多事都是她不知道的,比如她到現在都不明白崔貞為什麼會進入演藝圈。

十一年前,當時已經在學術界小有名氣的崔貞突然放棄了已經取得的成功,進入演藝圈重新來過。她一直不解當初發生了什麼事,促使崔貞那麼堅決地斬斷後路,毅然進到這個她根本不了解的圈子裏。

後來她也問過幾回,崔貞一直沒有說,直到前兩年,她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拍戲,殺青之後,劇組設宴慶祝,她早早地就出來,坐在車子裏,隔著玻璃,看外麵街頭來來往往的人群。秦頌再問她這個問題,她向來篤定的眼神中出現了讓人難解的迷茫,她說:“我想不到別的辦法了。”

她從來沒有在崔貞身上看到過負麵低落的情緒,除了那一回,就是那次,也有如曇花一現般的短暫,之後她仍然拍廣告拍雜誌,選好的劇本,拍電影,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這麼多年過去,她結婚了,有了孩子,家庭美滿,婚姻幸福,而崔貞始終都孑然一身,連緋聞都沒有傳過。

她好像對什麼都不在乎,金錢名譽都是附帶的東西。就沒見她對什麼多看幾眼。現在竟然對一個突然冒出來的小導演那麼上心了。

秦頌驚訝的同時也不禁猜測崔貞和崇華是不是有什麼淵源。

崔貞回國那天正好是試鏡會的最後一天。

女主角一直沒有確定下來讓崇華有點煩躁起來,她壓抑著,集中精力看演員們的表演。

“叮!”崇華敲鈴,讓眼前這個把性格堅韌的女主角演成了一個白蓮花的女演員停下。副導演翻了翻她的履曆:“王女士,請回去等結果吧,我們會盡快通知你。”

這個女演員大概也看出自己沒希望了,麵上顯出失望來。近期圈裏最大的事就是《囚徒》的試鏡,這部電影演好了,是很可能一炮而紅的。她動了動嘴唇,見那一群導演、副導演、編劇坐那,沒有多說一句的意思,隻能鞠了一躬,垂頭喪氣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