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完1000米的距離,對於時速高達33.5節的MK13魚雷,也就是短短的一分鍾時間。但是就在短短的一分鍾時間內,“海梅一世號”上所有的速射火力都放棄了對逃跑中的魚雷機的打擊,而是將全部的火力投放到海中,企圖可以引爆來襲的魚雷。同時,戰列艦上的尾舵也已經扭轉到最大的角度,整條船以最大的角速度進行轉向,力圖用艦首對準魚雷的來襲方向,以減少被彈麵積。這時人們可以明顯看到“海梅一世”號的艦體因為急轉彎而向一側傾斜。
這一分鍾無論對於意大利人、西班牙人還是美國人都是那樣的漫長。最後的時刻來到:魚雷接近戰列艦,快了,隻差一點了。
第一條魚雷從戰列艦的前方不足5米的地方掠過,好險啊。
又一條魚雷在艦尾10餘米的地方掠過,好懸啊。
第三條魚雷還是打偏。
現在就要看最後一條魚雷了。
可惜,它還是沒打到。
最後,這4條魚雷都沒有擊中“海梅一世號”,湯姆的一萬美元大獎泡湯了。但是西班牙人也沒有打下一架魚雷機。現在的比分是:零比零。
馬上,意大利人的第二次進攻開始了。還是四架TBG-1魚雷機排列著整齊的菱形編隊,從背對陽光的方向衝著“海梅一世”號殺來。這四架飛機在西班牙人的火網中奮勇向前,其強悍表現遠勝於第一波。顯然這一波飛機的駕駛者,具有更穩定的心理素質、更高超的飛行技巧和更勇猛的膽識。
其實,與上一波飛機不同,這一次4架飛機中有3架是美國教官駕駛的。在意大利人的小算盤裏,出於私心考慮,希望將擊沉“海梅一世”號的榮譽留給自己人,所以在第一次攻擊時,除了帶隊長機不得不用經驗老道的美國人外,其他的機組都安排了意大利人。在他們的計劃裏,美國人被安排在“補槍”的位置上。可是沒想到老舊的“海梅一世”號超水平地發揮居然躲過了第一波攻擊。這使得原來“替補”的美國人成為了“主角”。
很快,這隊魚雷機吸取上一波的經驗,更是接近到了距離“海梅一世”號隻有800米遠的地方,然後幹淨利落地投下4條魚雷,緊接著一個燕子翻身,打開節流閥,加速脫離了西班牙人的火力圈。
四條魚雷如同四把利劍刺向“海梅一世”號,“海梅一世”號馬上是一個急轉彎,避開了接踵而來的前3條魚雷。但是,當最後一條魚雷襲來時,“海梅一世”已經無法躲避,水手們眼睜睜看著魚雷擊中了戰列艦的尾部,一些膽小鬼已經開始跳海逃生。
艦尾那裏是尾舵和螺旋槳的位置,一旦魚雷擊中那裏,整體軍艦就會失去機動能力,哪怕戰艦僥幸不被擊沉,也將成為一個漂浮的靶子。看來上帝已經拋棄了這些“無神論者”。
而在空中幾十雙眼睛正在盼望了魚雷爆炸激起的大水花。無疑,今天的勝利屬於意大利人和他們的美國教官。
搞不懂是不是因為意大利人還是美國人的“RP”問題。隻見那條最關鍵的魚雷,它擊中了“海梅一世”的尾部,接著狠狠地砸在了船體上並留下一個凹陷,同時激起了一個不大的水花,然後--------它居然沒有爆炸。(美國海軍的魚雷臭蛋問題要到1943年才徹底的解決)。
其實,意大利人有所不知這個MK13魚雷是1925年開始研製,1935年進入美軍服役,可謂十年鑄一劍。但是在美軍的使用過程中發現這第一批次的MK13可靠性太低,所以就賣個了芒果做好人。沒想到一向找空一格當“小白鼠”的意大利人,這次當起了養雞佬的“小白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