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8月8日早晨4時50分,西班牙阿爾梅裏亞西南150海裏,東邊的水線已經發白,寧靜的拂曉即將到來。
一支老舊的意大利艦隊打破了寧靜,全速向東南駛去,.領頭的是萬噸級裝甲巡洋艦聖喬治號,其後的是訓練訓練航母大膽號,在大膽號兩側的分別是防護巡洋艦塔蘭托號和巴裏號。艦隊在尚未破曉的海麵上,留下了一條又粗又寬的雪白航跡。航空母艦的飛行甲板上,排滿了雙翼展開、引擎開動的CR.42戰鬥機。這些戰鬥機機腹下無一例外懸掛著250公斤的半穿甲炸彈,鉛灰色的彈殼上微微閃爍著冷光。
5時,艦隊放慢了行進速度,大膽號的艦首緩緩地轉向是來風的方向然後開始加速。因為這次是帶彈起飛,大膽號的飛行甲板長度有限,所以不得不借助甲板風。聖喬治號裝甲巡洋艦的主桅杆上是編隊指揮官雅格布下令升起的一麵Y字旗,在風中獵獵作作響。18年前,在普雷姆達島,海軍上尉路易吉.裏佐就是在這麵旗幟的指引下擊沉了奧匈帝國的無畏艦聖伊斯特萬號。今天同樣的突擊精神將指引年輕的意大利艦載機部隊去贏得另一個偉大勝利。
出發前,潛伏在阿爾梅裏亞的國民軍特工,發來有關那裏的天氣情報,“阿爾梅裏亞雲低高1200米,能見度良好,北風15節。”得知這一情報,巴拉加臉上露出一絲淡淡的微笑。說實話,今天的海況並不是很理性,如果在平時那麼所有的訓練將被取消。但作為大膽號上的艦載機大隊的指揮官巴拉加中校知道,今天隻要甲板還在漂浮在水麵上,就必須起飛,因為今天的作戰將是領袖墨索裏尼親自布置的作戰計劃。而且,這也是洗刷海航恥辱的唯一機會(幾天前,艦載魚雷機編隊襲擊失敗)
巴拉加中校義無反顧鑽進了機艙,扶了扶飛行眼鏡,將節流閥(也就是飛機上的油門)推到了最大,馬上他的座機CR.42M攜帶著250攻擊的炸彈順利升空。其後的十分鍾時間裏,剩下的13架CR.42M戰鬥機每架攜帶一枚250公斤的炸彈,依次從這艘航空母艦上升空。機群隨後迅速完成編隊,在艦隊上空繞飛一周後,向離弦的箭一般撲向了阿爾梅裏亞。
6時02分,巴拉加的飛機第一個到達阿爾梅裏亞時,雖然昨天遭遇過了空襲,但是西班牙人怎麼也沒有想到這麼快意大利人又來了。所以整座城市仍洋溢著早晨的平靜。船廠因為轟炸而引起的火災已經被撲滅,但是廢墟中還冒著屢屢黑煙,像是在指引意大利人一般。
作為指揮官,巴拉加打出了一發信號彈,命令機群按照事先的計劃開始展開攻擊隊形。同時身為帶隊長機,他駕駛戰機一馬當先,第一個進入了轟炸航線。作為臨時客串俯衝轟炸機的CR.42沒有向下的觀察窗。所以當飛機接近目標後,飛行員觀察目標的視野會被機頭所遮擋。這時就依靠飛行員的估計計決定俯衝的時機。太早俯衝,俯衝角度會較小,不利於投彈精度。太晚俯衝,俯衝角度會較大,有利於投彈精度,但是飛機俯衝速度會很大,不利於飛行員拉起而且速度超過飛機的極限會造成飛機空中解體。
巴拉加一邊駕駛飛機,一邊心中默念倒數“4、3、2、1”。時機到了,隻見巴拉加眼中一亮,一推杆,一蹬舵,駕駛著CR.42做了一個左側滾,從3000米的空中向著“海梅一世”號戰列艦如一個流星呼嘯而至。這時,“海梅一世”號戰列艦碩大的艦影已經出現在座艙正前方,巴拉加瞟了一眼右窗的劃線,發現標記著“60”數字的那條劃線和水平線已經平行,這說明此時,飛機的俯衝角為60度。(玩過伊爾-2的讀者,應該對這些劃線有影響吧)
“幹得不錯,”巴拉加自勉道。CR.42沒有專業俯衝轟炸機的減速裝置,俯衝時速度甚至可以高到500公裏/小時,這樣留給飛行員瞄準和拉起的時候就非常有限。當戰列艦的艦影已經占滿整個瞄準鏡時,巴拉加投下了炸彈,同時拉起操作杆。這時,巴拉加輕載的CR.42從海麵掠過,螺旋槳激起的水花甚至濺到機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