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比塞特越說越興奮,沃勒開始給他潑涼水:“老夥計,別想得這麼樂觀。我看明天天亮之後,我們就要麵對兩個方向來的敵人。而且我們現在還不知道意大利的艦隊躲在哪裏呢。”
“不怕,我早就想好對策了。”比塞特一臉自信滿滿的樣子。
占領直布羅陀後,意大利海軍終於可以自如地在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間穿梭。於是,從軸心國大業的出發,芒果抽調了18條遠洋潛艇參與德國海軍鄧尼茨將軍指揮的大西洋戰役。因為意大利人的潛艇噸位比德國潛艇要大許多,所以意軍潛艇會比德國潛艇更加深入大西洋的中部獵殺英軍船隊。在這18位突入大西洋深處的潛艇指揮官中就包括以擊沉厭戰號著稱的蘭度上尉。
不過,蘭度上尉的大西洋之行卻並不順利。7月11日,他指揮潛艇“托雷利”號在大西洋中部首開紀錄,擊中了一條6000噸級的英國貨輪。但是隨即遭到了護航軍艦的猛烈攻擊。英國人投下的120多枚深水炸彈使得他的潛艇在掙紮這返回位於比斯開灣的波爾多基地後,不得不在船塢裏修理了一個多月。
8月20日,蘭度開始了他的第二次大西洋之旅。但是,厄運又馬上開始找上門來。一桶被法國地下抵抗組織動工手腳的機油使得“托雷利”號的主機發生了故障。最後,蘭度決定前往位於大西洋中部的加那利群島修理自己的潛艇。
8月24日傍晚時分,“托雷利”號已經抵達群島附近。海麵上正刮起四、五級的風,大浪不停地打擊著“托雷利”黑黝黝的艦橋,打濕裏麵的意大利軍人。但是一想到再過幾個小時就會有熱水澡洗有新鮮的食物充饑,艇上的水兵們就會興奮不已。艇長蘭度正用望遠鏡打量著遠方,此時在8倍的潛望鏡裏特內裏費島上的海拔3718米的泰德峰已經清晰可見。
就在這時,艦橋上響起搜索員的高喊:“艦尾左舷方向發現船隻!方向110!”
蘭度立刻將望遠鏡對準左舷搜索員所指方向。隻見視野極遠處有四個小小的黑影。
“敵人還是自己人嗎?”一個巨大的問號在蘭度的腦袋裏升騰,“不管了,前迎上去看看吧。”
“關閉柴油機,立刻下潛至潛望鏡深度,戰鬥警報!”聽到艇長的命令 ,艦橋上的人快速從艙口沿著梯子的滑道滑入指揮艙。 然後隨著水櫃注水的隆隆聲,海水逐漸淹沒艦橋。
“2米,5米,10米,12米,到達潛|望鏡深度。”一個水兵正在報數。
“升起潛望鏡。”蘭度的口令馬上跟著響起。
“托雷利”號靜靜地蟄伏在12米的水下,艇內除了潛望鏡電機的聲響外沒有一絲其它聲音,所有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嚴陣以待,等待艇長的命令。
注一:根據讀者反饋,40年的雷達技術不足以支持機動雷達站的建設,故改為防空聽音站,並對前麵章節進行了修改。30年代末期的防空聽音器可以探測到50公裏的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