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節、地獄之旅(中)(1 / 2)

得意於芒果這位穿越者的指點,現在這個麵位上的意大利艦隊防空部署完全就是另一個時空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對付11區蒼蠅的翻版。為了對付隨時可能到來的英國機群,伊亞金諾準備好了三道防線。第一道自然是負責遠程攔截的雷賈尼戰鬥機,第二道是防空利器120mm的高平兩用炮,第三道是中小口徑的速射高炮。一般認為在這三道防線中最為關鍵的是戰鬥機的遠程攔截。但是,此時此刻意大利人可以拿來對付英軍機群的隻有區區16架戰鬥機而已。對於他們而言,這可不是個好的開局。

朱塞佩.米拉格利亞號和發現者號均為平原型航母,沒有高大的艦島上層建築,也沒有安裝可以引導戰鬥機作戰的搜索雷達,所以負責整個艦隊戰鬥機引導指揮的防空指揮所設在“水牛“號航母上。

“水牛”號航母標準排水量14500噸,航速28節。為了逃避《倫敦海軍條約》對意大利航母噸位的限製,該艦最初以多用途支援艦的名義建造。不過在設計之初意大利造船局就考慮到了將其改造成航母的可行性,並在39年9月開始付諸行動。至40年3月,水牛號的改造工程完成後,水牛號已經成為了一條可載戰鬥機24架,魚雷機12架,備用機4架的“準中型”艦隊航母。

在“水牛”號航母高聳的艦島的第三層設有雷達測繪室。在那裏艦隊的航空參謀,資深戰鬥機飛行員巴拉加上校掛著耳機,手拿話筒,兩眼一刻不停地盯著桌麵上那張一米見方的海圖。站在桌子旁的是兩名繪圖員同樣頭戴耳機,胸前掛著麥克風,他們正一邊緊張地接聽著隔壁雷達偵測室傳來的即時信號,一邊用紅藍兩色鉛筆將敵我雙方的機群標記在海圖上。

在雷達測繪室內的另一個角落裏,一排電台被整齊地碼放在一張狹長的桌子上,一群無線電士官負責操縱它們。這些電台除負責和空中的戰鬥機聯係外,也負責收聽艦隊各條軍艦之間的通話。正是有了這些電台,使得巴拉加上校在這個狹小而封閉的艙室內能夠隨時掌握即時的敵我動態,命令空中的機群做出合理的反應。

10時34分,伊亞金諾艦隊中的前導艦報告發現在60海裏外一個不明機群從西北麵高速接近中!

沒有片刻的遲疑,巴拉加馬上命令在空中巡邏的8架戰機撲向艦隊的西北麵。雖然沒人指望依靠這8架戰機就可以在艦隊的前麵構築一張堅固的防禦網,但是此時巴拉加別無選擇。同時,在他的堅持下,早已在甲板上待命的8架雷賈尼戰機開始發動引擎,準備升空。

七八分鍾後,意大利巡邏戰鬥機與英國攻擊機群之間第一場空戰在伊亞金諾艦隊西麵35海裏的地方爆發了。此時,8架雷賈尼戰機已經爬升到了7000米的高度嚴陣以待,16架水牛戰鬥機保護下的24架無畏俯衝轟炸正在他們左前方5000米的天空中優哉遊哉地飛行著。麵對如此良機,八架意機馬上來了個鷂子翻身,進入了大角度的俯衝,試圖用泰山壓頂之勢衝散英軍的護航編隊。而數量上占居據對優勢的水牛戰鬥機也不甘示弱地拉起機頭迎戰。霎那間在5500米的高空雙方戰機機槍齊鳴,上行和下落的子彈在空中舞出道道白練。

在這一輪對射中,意大利人拔得頭籌,他們擊落了三架“水牛”戰機。不過,英軍飛行員也絕非魚腩之輩。有一架“水牛”戰機先是用一個及時的側滑機動改出航線,躲過了意機射出的致密彈雨,然後當意機衝過“水牛”並試圖在低空改出再度爬高時,那架“水牛”抓住這個攻守易位的短暫瞬間,一個急轉將槍口對準了那架已經喪失了高度和速度優勢的意軍,最後將那架倒黴的雷賈尼戰機打爆。

在接下去的戰鬥中,“水牛”和雷賈尼戰機之間的混戰成為了主題。雙方的戰機從高空打到低空,在蔚藍的空中留下各式各樣不規則的白色尾痕,像是淘氣的孩子彙出的圖畫一般。意大利艦隊裏的數千水兵抬頭看著十幾海裏外的天空,看著一架又一架的飛機拖著濃煙墜入大海,不知道應該是喝彩還是咒罵。

對於空戰同樣迷惑的還有剛剛從航母上起飛,由加薩納上尉率領的8架雷賈尼戰機。自從空中巡邏的那群雷賈尼戰機和英軍機群開始交火後,戰鬥機與防空指揮所之間的通訊頻率裏一片吵雜。每個意大利飛行員的耳機裏充斥著諸如“擊落敵機一架”或是“被敵機咬尾”這樣聲嘶力竭地呼喊聲。這導致加薩納上尉無法收聽到巴拉加上校的任何命令,同時上尉要想依靠那些從耳機裏聽到的零零碎碎的信息拚湊出一副清晰的戰場態勢圖也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現在加薩納上尉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帶領他的中隊向西麵方向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