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2月18日的晚上22時,大西洋中東部大加納利島周遭的海域裏,天已經完全黑透了。海麵上更是下起了傾盆大雨,幾米之外漆黑一片。唐內奧艦隊的12條軍艦組成一個傘型編隊,正以28節的高速航行著,在它們的桅杆上已經掛出白色的識別旗,殺氣騰騰地闖入這片已經被英國皇家海軍掌控了小半年之久的海域!
此時,“紮拉”號為首的四條萬噸級重巡洋艦,排成間距1500米的單縱列,組成“傘柄”;在他們的前麵是8條驅逐艦組成的“傘麵”,右舷是第10驅逐艦支隊,由“西北鳳”、“東北風”、“西南風”、“非洲熱風”這四條“西北方”級驅逐艦組成,左舷的是第13驅逐艦支隊,由“工兵”、“炮兵”、“飛行員”、“黑衫軍”這四條“兵種”重驅逐艦組成。
唐內奧之所以采用這個陣型,是因為入夜後意大利海軍總部已經通知他,英國人的K艦隊已經出港了。同時, 海軍總部覺得依靠意大利人在電子技術上的優勢,夜戰的勝利應該屬於意大利人。所以海軍總部不但沒有將唐內奧艦隊撤回的意思,而且還打算在夜戰上好好露一手給自恃清高的英國佬看看。
十分鍾前,作為前導艦之一的“工兵”號上的無線電告警器上那一閃而過的紅光,更是讓信心滿滿的意大利人知道英國人的艦隊就在他們附近不遠的地方,伺機行動。為了保持無線電靜默,“工兵”號用燈光信號將這個消息告知旗艦。唐內奧將軍同樣也馬上用燈光信號向其它艦隻發出命令:“英軍K艦隊就在附近,各艦務必馬上做好夜戰準備。”
於是乎,唐內奧編隊中的大大小小12條軍艦上的數千名水兵馬上行動起來,匆忙做著應戰準備,黑暗中一片忙亂,每一分鍾都好像很長似的。軍艦甲板上的木製品、油漆、紡織品等易燃物都被拋進了大海,驅逐艦上的深水炸彈和其他非炮擊作戰必需的東西都被搬到甲板以下。另外,意大利水兵還必須盡快地卸下原來打算用於轟擊機場的高爆彈,換上反艦用的穿甲彈。 好在意大利人的巡洋艦都自帶機庫,不然按照另一個時空裏美日瓜島夜戰的慣例,艦載水上機也將被白白地扔進海裏。
奇怪的是,一路上意軍的雷達屏幕上,依舊是一片空白。當然,處於嬰兒期的電子產品就是這樣,讓人歡喜,讓人憂啊。
唐內奧就這樣率領著他強大的艦隊劈開驚濤駭浪,在茫茫雨夜中直趨大加納利島。現在,他們已經能夠看到大加納利島上海拔1949米的洛斯佩喬斯(Los Pechos) 火山正突出在海麵上。矗立在艦橋上的每一個人誰也沒有開口,時間就一分鍾一分鍾緩慢地過去。
與此同時,就在意大利艦隊的前麵黑暗裏,英國K艦隊的巡洋艦群正如意大利人所料的那樣在海麵緊張巡邏著,艦隊最前麵的自然是旗艦利安得級輕型巡洋艦“獵戶座”號,其後的是南安普頓級巡洋艦“伯明翰”號,殿後的是兩條林仙級巡洋艦“曙光女神”和"加拉蒂亞"號 (HMS Galatea 也意翻為活雕塑號),在巡洋艦編隊偏北的方向上,是第14驅逐艦支隊的2條部族級驅逐艦?“摩霍克”號、?“努比亞”號以及“J”級的“賈維斯”號、“兩麵神”號。艦上的每一個英國水兵都繃緊了神經,時刻準備接迎接挑戰。
23時18分,“曙光女神”號巡洋艦的右舷觀察哨發現一個朦朧的影子,“有船通過。右舷30度!”負責瞭望的水兵大叫著喊道。
電光火石之間,“曙光女神”號的艦長格林中校馬上判斷出這應該就是那支突入大西洋的意大利艦隊,他立刻用無線電請示艦隊指揮官克拉奇利將軍,是否可以開火。此時,兩軍的艦隊以40節以上的相對速度迅速接近。就在等待旗艦獵戶座號巡洋艦回複的短暫一分鍾裏,艦上的觀察哨又突然發現黑暗中竄出2個黑影。
如果,現在不是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那麼英國人就應該發現自己的巡洋艦縱隊如同一支利箭,正從意大利人的整個“傘麵”上方掠過。
“曙光女神”號猛向右轉,以避免與突然出現在自己麵前的敵艦相撞。這一來,整個英軍縱隊後部就亂了陣形,跟在“曙光女神”號後的"加拉蒂亞"號隻好也跟著急轉並擁擠在一起。
"加拉蒂亞"號5000多噸的艦體猛然急轉,巨大的慣性讓水兵們不得不牢牢抓住身邊的一切可以固定自己的把手。 "加拉蒂亞"號的艦長霍蘭德中校急忙問道:““曙光女神”號,你們在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