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加那利群島上的盟軍戰機傾巢而出時,在他們東北600公裏的地方,或者說是在多災多難的唐內奧艦隊以西300公裏的海麵上,意軍“ 鷂鷹”號航母上也是人聲鼎沸,一片忙碌。
在獲知兩條重巡洋艦發出碰撞後,作為意軍主力艦隊的最高指揮官伊亞金諾海軍上將就預感到唐內奧艦隊不可能在天明時分跑出加那利群島500公裏半徑的航空打擊圈了。那麼他唯一而且必須馬上著手要做的事情就是在主力艦隊的對空防禦力不被大幅度削弱的情況下,通過派出艦載戰鬥機的方式盡可能的為唐內奧艦隊提供防空保護傘。
12月27日淩晨3點多,當航母裏的飛行員還在呼呼大睡時,悲催的航母地勤人員已經帶著熊貓眼,迷迷糊糊地從船艙的吊床或是狹窄的鋪位上起來,在水手長刺耳的口哨中,換好製服,收拾床鋪,吃好早飯,然後在機庫裏列隊集合。
此時,“ 鷂鷹”號航母的機庫裏,錯落有致地排放著32架Re.2001戰鬥機和24架Ba.65魚雷機。所有的飛機在出港前都接受過很好的保養,機身上散發著幽幽的金屬光澤,機鼻上精心地噴塗著醒目的擊墜標誌。和部署在野戰機場的那些油漆脫落、油漬斑斑的空軍戰機相比,他們就像一件件成列在博物館裏的藝術品一樣,熠熠發光。
和其他國家的海軍航空兵一樣,意大利人也不會將裝滿彈藥,灌滿油箱的飛機直接放在機庫裏。所以,每次出擊前都是航母地勤人員最忙碌的時間。每一次給這些帶翅膀的家夥加油裝彈都是一件需要精確計算的腦力勞動和如牛如馬的體力勞動。
地勤人員先要從機庫的艙壁上取下紙質的副油箱,然後掛在Re.2001戰鬥機的機腹掛架上,接下去就是花上幾分鍾將超過1噸的高標號汽油灌進飛機的各個油箱中。在這個過程中,即便是最優秀最謹慎的地勤人員也無法避免汽油揮發,一時間整個機庫會彌漫著汽油和機油混合的古怪味道。機庫頂端的排氣扇會以最大的功率運作,以便將這種易燃易爆的危險氣體盡快排放到航母艦體之外。
在加油的同時,裝彈工作也在緊張的進行著,兩個機械師相互配合著,忙上忙下。Re.2001戰鬥機機鼻上的2挺12.7mm機槍和機翼上的2挺12.7mm機槍內,一共被裝上了1200發子彈,子彈上均勻地塗抹著油脂,以防卡殼。除了指示彈道的曳光彈外,意大利飛行員都喜歡裝上穿甲燃燒彈。
最後,地勤們解開機身上的固定繩索和機輪上的製動墊塊,十人一組將四頓多重的戰鬥機推到升降機上。有些飛機被停放在距離升降機百米開外的地方,那麼這個推飛機的過程,就會讓每一個參與者都精疲力竭且印象深刻。
當飛機被升降機從機庫裏提升到飛行甲板上,暖機工作就緊著開始了。每一架飛機的駕駛艙裏都會爬進一名機械師,他的助手會在一旁待命。另外還有一名管損人員拿著滅火器,緊盯著發動機,以防火苗從發動機的氣缸裏竄出。
40年代的飛機發動機不能直接進行最大功率測試,那樣會非常容易引起爆缸。所以,機械師會先讓發動機的轉速達到1000-1500轉/分鍾,運作一會後再進行最大功率測試。在這個發動機功率逐漸加大的過程中,機械師會借機對飛機的無線電設備和各個操縱舵進行檢查。整個暖機的過程大約需要十五分鍾。
等暖機完成後,這時穿著棕色皮質飛行夾克,圍著真絲圍巾的飛行員才會出現在飛行甲板上,然後等待出發的命令。
12月27日淩晨5點, 鷂鷹”號航母的飛行甲板被再一次清理,以確保沒有異物。飛機甲板兩側的無線電天線已經被放平,航母已經頂風加速到28節。8架Re.2001戰鬥機下的墊塊已經移走,菲亞特發動機已經以最大功率開始運行。
“出擊!!!!!!!!”伊亞金諾正式下達命令,然後目送著8架戰鬥機起飛,編隊完成,直至消失在視野之中。
---------------------分割線--------------------------
12月27日上午8時許,一個可怕的回波出現在了意軍重巡洋艦“紮拉”號的對空警戒雷達示波器上,跳躍凸起的波型猶如一柄長劍刺入雷達操作員以及簇擁在他身後,負責對空情報彙總的年輕上尉眼中。 看著示波器屏幕上跳動的波形不斷向著屏幕的一端移動,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這意味著那群意料之中的不速之客正在急速地向著他們的艦隊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