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外國人?(3 / 3)

“大叔,你真是有錢人!”看著身邊經過的一間間獨棟房屋,我忍不住驚歎道。

“哪裏有錢?”衝野大叔嗤之以鼻,“這都是給窮人住的。”

“這是給窮人住的?”天啊!這房子放在中國,絕對是豪宅,他居然說是給窮人住的!那我這種中國三無青年按照馬來西亞的標準而言,豈不成了乞丐?

“你沒看到這裏很偏僻嗎?都已經在山上了。”

“有錢人才住得偏僻啊!”

“這都是老房子。”

“再老它也是別墅啊!”

“裝修很簡單的。”

“毛坯房我都願意住啊!”

“……”衝野大叔徹底無語了,心裏估計默念著,這中國人到底是多沒見過世麵?

衝野大叔告訴我,在馬來西亞做老師,薪水比普通白領還低。可你想想中國的一個中學老師,想靠薪水買車買房的話,三輩子都不可能!何況這房子是在一個靠近首都的地方,而且這個山坡上還可以俯瞰吉隆坡的夜景,太不可思議啦!

直到進了衝野大叔的家,我依然無法平複心情。雖說衝野大叔的房子內部很樸素,但是,畢竟有三層樓啊!三層樓!中國的老百姓哪敢奢望?一般有錢人也住不起啊!

“有那麼誇張嗎?”衝野大叔問我。

“唉,我們的苦你不懂。”我表示無奈。

一樓麵積比較小,主要作為儲藏室和書房,二樓是客廳和廚房,三樓有三間臥室。我在三樓挑了一個靠近樓梯的房間,將行李放下——主要是這輩子沒住過帶樓梯的房子啊!隨便拿點東西都得爬上爬下,做“有錢人”也不容易!

“我不是‘有錢人’!”衝野大叔反複強調。

“放心,我不會找你借錢。”我說。

“其實你在騙我對不對?”衝野大叔說。

“為什麼?”

“中國人現在最有錢,全世界都知道。”

“……”

好奇怪的感覺!我們明明有著同樣的膚色,說著同樣的語言,用著同樣的文字(馬來西亞的華人用的甚至是簡體字),我們也用一樣的微博,用一樣的QQ,看一樣的新聞,聽一樣的流行歌曲,文化上應該沒有任何障礙,但我們實際上卻是兩個國家的人,很多事情都雞同鴨講,無法理解。

在中國人的觀念裏,似乎隻要血統沒變,無論你在哪裏生活,有怎樣的身份,永遠都是中國人,這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民族情結。所以當我麵對衝野大叔說“你們國家如何如何,我們國家如何如何”時,不由自主地感覺別扭——他這個樣子,怎麼可能是個外國人呢?

這讓我想起在倫敦奧運會期間的一件趣聞,那是羽毛球男單決賽,中國選手林丹和馬來西亞選手李宗偉爭奪金牌,歌星梁靜茹在網上公開支持李宗偉,引起網友一片斥責之聲。後來大家才知道,其實梁靜茹就是馬來西亞人,她支持自己國家的選手是理所應當的,但仍然有很多中國網友不能理解。

“我們的父親母親、爺爺奶奶還有可能覺得自己是中國人。”衝野大叔告訴我,“但後代這樣的觀念就會越來越淡,因為他們的生活已經和中國沒什麼聯係了。除了旅遊,他們也沒什麼機會去中國。中國,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個外國。”

是啊!沒錯!外國人就是外國人,並非任何想當然的東西都一定要屬於中國。因為旅行,我有了更為開放的觀念和包容的心態。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豪情萬丈的情愫,往往是狹隘主觀的思想。不多走出來看看,你也許永遠不會明白。

“我們的父親母親、爺爺奶奶還有可能覺得你們是中國人。”我模仿衝野大叔的話,“但後代這樣的觀念就會越來越淡,我們會學著把你們當成外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