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ing 尾聲
二〇一〇年二月十五日,曼哈頓,陣雨。
李孜去事務所辦理最後一些離職的手續,等所有事情結束已經是中午了,她去Ward的辦公室找他道別。
Ward看見她便問:“Han的案子今天下午結案陳詞,然後便會宣判,你不去聽?”
“買了去馬拉喀什的飛機票,今天下午出發。”李孜解釋道,“而且宣判結果對我來說沒有多少懸念。”
“你表現得很好。”Ward點點頭,誇了她一句,難得沒有帶著嘲諷。
李孜也不客氣,笑道:“說聲謝謝就夠了。”
Ward卻沒出聲,低頭打開辦公桌最下麵的一個抽屜,從裏麵拿出一個淡黃色紮著白緞帶的盒子,拿到李孜跟前,塞到她手裏。
“這是什麼?”李孜問。
“結婚禮物。”胖子回答。
她吃驚地笑起來,當著Ward的麵打開,裏麵卻是他在巴黎那家婚禮用品商店買的那隻首飾盒。
“這不是你說要送給你女兒的……”李孜有些迷惑。
“我隨便說的。”Ward走回辦公桌後麵,頓了一下才又說道, “我沒有女兒,或者說曾經有過,後來沒有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李孜又一次想到那句話,怔怔地看著Ward,想說些什麼,卻發不出聲音,而Ward也始終都在埋頭看桌上的記事本,一直都沒抬頭。
李孜對他說了聲再見,轉身走出去。
走到門口,他突然叫住她,又問了一次:“你真的不去聽宣判?”
李孜回過頭,看到胖子臉上又露出她熟悉的表情,她點點頭,說馬拉喀什的豔陽天正等著她,衝他笑了一下,轉身走了。
辦公樓外,Terence站在一輛出租車旁等著她,她朝他揮揮手,跑過去。
去機場的一路上,他們還在討論行程,一切都沒有計劃,沒有定論。李孜說,想和他去看從小在《中國國家地理》上念到過的所有地方,去肯尼亞的塞倫蓋蒂國家公園看旱雨季交替時的角馬遷徙。她滔滔不絕地炫耀自己的非洲知識,直到Terence吻她,才終於住嘴了。
司機從後視鏡裏看到他們,半開玩笑地提醒道:“出租車是公共場所。”
到了機場,Terence還在拿她打趣,笑著問她:“真的不喜歡巴黎?一般女孩子都喜歡那兒,我們可以沿著塞納河散步,去爬鐵塔,夏天還有露天電影……”
“一般女孩子是家養的,我是野生的。”李孜回答,“馬拉喀什可能更適合我。”
Terence的話又讓她想起去年月光電影節的最後一夜,方傑雯在南特綜合醫院陷入彌留,而Han在巴黎和幻想中的她最後一次見麵。有那麼一會兒,李孜沉浸在詩意的傷感當中難以自拔,但很快她突然想到了什麼,一下子停下來。
機場正好有無線網絡,她找了個牆角坐下,打開電腦,搜索“Nante, La Fête du Sourire,2008”(南特,微笑節,2008)。南特殘疾人協會的網站排在搜索結果的第一位,那是一個為期十天的節日,從當年的五月十六開始一直到二十五日結束,每天都有主題各異的活動,其中要數五月二十四日晚上在商業廣場上舉行的音樂焰火晚會最為盛大。
Terence在一旁問:“你怎麼了?”她隻是舉起手示意他等等,又鍵入了一串關鍵詞:“Obama, San Juan, 2008”。一條舊聞出現在搜索結果當中,說的正是奧巴馬當選之前在波多黎各的聖胡安競選演說的事情,日期同樣是二〇〇八年的五月二十四日。
她拿出手機撥了Ward的號碼。電話剛一接通,她就劈頭蓋臉地問:“你記不記得Han說去年八月二十三日看到過方傑雯,但實際上她那個時候躺在醫院裏快要死了?”
“我記得你問過這個問題,我也回答過了。”Ward回答,“是幻覺,沒有別的解釋。”
李孜沒有理會他招人討厭的語氣,一迭連聲地說下去:“Han還說他結婚的前夜也見過她,也就是二〇〇八年的五月二十四日晚上,但那個時候,方傑雯應該剛剛做完墮胎手術,差點死了,根本不可能來美國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