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做不好,照樣會留下不良的印象。
何小潔在一家公司做財務助理。一天中午,財務總監丟垃圾時,發現辦公室的垃圾袋用完了,恰好負責的人不在,於是財務總監讓何小潔下午不忙時出去買一些垃圾袋回來。作為一名助理,何小潔本應該立馬出去買的,但她當時正忙著上網聊天,沒有起身。
下午一忙起來,何小潔就把這個事情忘到九霄雲外了。後來,沒人再過問這個事情,但同事們對何小潔的態度變得很奇怪:大家都盡量避免和她接觸,也不願意找她說話。後來的一次人事調整,何小潔居然被安排做了兼職前台。
何小潔不知道自己哪裏沒做好,也不知道該如何去溝通。直到有一天,她聽同事說,那一次沒買垃圾袋,總監發現了之後非常不高興,覺得她不是個可靠的人,大家因此也不願意過多與她接觸了。
因此,不要眼高手低,認真做好身邊的小事,才能全力以赴做好大事,才能得到老板的信任。
把個性用到對的地方
王白玲是名辦公室文職人員,性格活潑開朗。有一段時間,公司的業務量很少,她想學習一下辦公軟件的使用方法。於是,她請來公司的一個軟件工程師教自己,為了表示對“師傅”的感謝,她買了牛肉幹、瓜子等小吃慰勞,同時也請其他人一起吃,於是辦公室突然湧來許多同事,一個學習會轉眼就變成了茶話會。
領導看到這一幕後,當時就覺得王白玲破壞了公司的工作氛圍,將每個人都罵了一通後,對王白玲采取了“不理會”的態度。最後,王白玲隻好選擇主動辭職。
員工上班時的每一分鍾都屬於公司,與同事的互動大可以放到下班後。小事上的隨便,會給人留下工作不努力的印象。
當然,所有公司的規章製度並不是想把員工的個性磨滅,變成同一種人。而且不同類型的企業和不同的崗位對職員的個性要求是不一樣的。大部分公司更加看重職員的創造性、團隊精神和溝通能力,也會給員工提供相應的發揮空間。
朱晨在一家廣告公司的市場部上班。他快言快語,個性很強,穿著特立獨行。但是他的這種性格並沒有影響他的工作,反而能在公司占據一席之地。
朱晨所在部門的員工都很有個性,都喜歡堅持自己的觀點。部門的同事們常常會當著經理的麵提出一些不同看法,甚至相互之間爭得麵紅耳赤。
這和領導有關。他們的領導也是個大度的年輕人,能夠包容他們的很多缺點。用領導的話說:“沒有這些爭吵,就沒有最合適的方案。我們是一個團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但我們有著很大的互補性。也正是有了有個性的人,項目才會變得精彩無限。”
所以,個性要根據工作環境而定。當你對工作環境充分了解之後,要迅速給自己定位,找到你最與眾不同的地方,最適合環境的一麵才是你最好的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