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聽了丁大人的這番說辭後,大阿哥不用查都能認定他有問題。這位丁大人之所以敢這麼顛倒黑白,把自己的故意隱瞞說成是陰差陽錯,顯然是想著從他這裏找突破口。
隻可惜啊,這位丁大人是索相的門生。這麼好的機會,他又怎麼會錯過呢?
這幾年,他舅舅明珠和索相在朝堂上各成一派。索相仗著是太子的二伯,便處處打壓他舅舅,也想把他這個大貝勒壓製一頭。雖說他並不太願意和太子爭。可不爭不代表想被人壓製。
太子要不是因為有個好額娘,這太子的位置還真不見的是他的!因此,現在有機會讓索相那邊吃點虧,他可不會放過。
其實這位丁大人的手段真心是不高明。要真想把這件事瞞得死死的,就應該直接封城。或是在城門進出口設立關卡,讓這些災民沒辦法逃出去。而他也不應該不給朝廷寫奏折。
糧食不夠賑災沒關係,完全可以誇大事實嘛!受災十萬人可以寫成二十萬,朝廷難道還等一個個核對了再讓人送賑災的糧食?等到送糧的人來了,可以再想法子把這二十萬人的災民湊給欽差。這樣一來,賑災的糧食有了,災民也不會上告,事情就算壓下來了。
他這樣一味的瞞報,自己又沒有法子救災,死的災民越多,日後事情暴露後,他的罪責就越大。這完全是給自己挖了個巨大的坑,簡直是嫌自己埋得不夠快!
但他現在還不想戳穿這位丁大人,就想看看他接下來怎麼辦。也想看看三爺和七爺那邊查到了些什麼。這上上下下到底有多少官員參與了進來。
說來這些當官的也是膽子大!明明前年才出了場大事,那麼多官員被摘了烏紗帽。可這才過了多久,這些人就敢再弄出事來!
也不怪皇阿瑪發脾氣。要是所有的官員都這樣,這天下就亂了!
大清從入關到過上太平日子也沒幾年。雖說撤了三藩,平了台灣,又剿滅了噶爾丹,可去年還有倭寇來襲。就這兩年各處受的天災也是層出不窮。
他雖然沒有掌管戶部,可從老四每日肅著的臉就能看出來,國庫並不充盈。大清離盛世還遠著呢!
這一整日,大阿哥就拉著丁大人在城中到處轉悠。他從丁大人的話中已經知曉了他的意思。這是想賄賂他,一起幫著把事情瞞下來。
但他麵上不動聲色,既沒表現出要接受他的賄賂,但也沒有表現出要認真調查的樣子。弄得丁大人一顆心七上八下的,愣是沒琢磨出個所以然來。
等到了晚上,大阿哥還是回了府衙的客房住,但依舊是獨自用的晚膳,並未接受丁大人的宴請。
“你們說大千歲到底是個什麼意思?要真是想處置我,為何還不下手?要是願意和我一條船,怎麼又不接話呢?”
“這還真有點猜不透了。”
師爺和幕僚們都沉默了。但大家心裏隱隱有預感,這次恐怕不妙了。
半晌師爺開口道:“會不會是大千歲覺得大人誠意不夠?或者是沒得到他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