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瞞不住咱們都得完蛋!”於大人陰沉著臉道。
“大人,咱們不一定要瞞啊!”師爺突然小聲道。
“什麼意思?”於大人皺眉。
“走走那位的關係?”師爺朝著客房的方向努了努嘴。
於大人一時沒有說話,但他若有所思的神色顯然是把師爺這話聽進去了。
“師爺說的是。是人都是有弱點的。興許咱們能拉個盟友。這事雖然很難瞞,但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有個幕僚站出來道。
“怎麼瞞?”於大人問。
故意隱瞞不報消息這一條就夠他喝一壺的了。還別說那麼多災民逃了出去。京城能知道消息,肯定是有災民跑了過去。現在所謂的瞞報,其實也是他們自己自欺欺人罷了。
“就說咱們不是故意瞞著不報。隻是咱們把事情想簡單了。以為這災情不會太嚴重,我們自己就能解決。況且皇上又在承德,這一來二去的路上怕耽擱了時間,咱們就自己先弄了救災章程出來。”幕僚道。
“可咱們壓根沒賑災啊!”丁大人道。
“大人怎麼能說沒有呢?咱們不是開過粥棚?不是給百姓發了補貼銀子?”幕僚道。
“對對對!”丁大人一拍腦袋,道:“本官到是把這些事情給忘記了。”
雖然粥棚隻開了兩日就維持不下去,補貼銀子也不知道落入了誰的腰包。但這些事情確實是做過了的。衙門裏也都有記錄可尋。
“咱們之所以沒能控製住災情是因為咱們低估了災情的嚴重性。咱們一直都在努力想法子救災。咱們不是故意瞞著朝廷不報,隻是有所延遲而已。”幕僚又道。
“可本官並未寫奏折。”丁大人這次就有些沮喪了。
“不是有那位麼?要是做通了他的工作,塞一份奏折在京中的奏報中就是了。到時候可以推給送奏報的官員,是他弄遺漏了,這才耽擱了事情。”師爺在一旁道。
丁大人眼睛一亮,道:“這倒是個法子。”
“說一千道一萬,如今最關鍵的事情就是要把那位給琢磨透了。”幕僚道。
“是啊!要想把他拉到咱們這條船上,總要許以好處,投其所好!可如今咱們對這位大千歲可是一無所知。”丁大人皺眉道。
“大人在京中的好友可能幫上忙?”幕僚問道。
能做到一方大員的,在京中多少有些靠山。丁大人也不例外。
“可現在寫信回京,這一來一去的,時間怕是趕不上。”丁大人發愁道。
“大人明日可以探探那位的口風再說。真要是來辦差的,肯定不是一兩日就會走。要是那位真的有所鬆動,大人往京中送信的日子就可以先把他拖住。”幕僚道。
“那要是他沒這個意思呢?就是來辦差的呢?”丁大人道。
“那就想法子讓他查不下去。”幕僚道:“他就算是欽差又如何,這裏可是大人的地盤。”
丁大人想了想,道:“死馬當作活馬醫吧。明日本官先探探口風再說。”他頭頂的烏紗帽來的可不容易,要是這次的事情處置下來,別說烏紗帽了,弄不好腦袋都要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