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密談的三人(1 / 1)

洛熙皞無力的靠在椅上,單手支在眉間,無奈道:“隻看今日形勢,兩位愛卿覺得,閻王接下來會有何動作”。

聞言張暮風與王渙淩互看一眼,張暮風邁步上前恭敬的回道:“臣以為,現下切不可輕舉妄動,如今閻王也隻單毀了穠華樓,其餘兩處收集情報與囤積兵器糧草之地皆是安然無恙,不如以靜製動,實為上策”。

王渙淩接著道:“臣也以為如此最好,現今隻損了收集錢財的穠華樓,已屬大幸,如閻王不知其他兩處,而我們自亂陣腳豈不正中閻王下懷,不如以守為攻,以退為進,先探探虛實再做打算也不遲”。

洛熙皞揉了揉眉心,頗有些惆悵的說道:“兩位愛卿雖說的在理,可在麵對朕的六弟時卻未必有利,朕隻怕,他這招使的是避實擊虛,轉移視聽的困敵之策”。

“若如陛下所言,進也不是退也不成那可如何是好啊?”王渙淩著急道。

“王大人,莫要驚慌,陛下請您務必要沉著冷靜的應對,隻要我們嚴密機警的注意事態變化,伺機而動必能轉危為安”。

張暮風捋了捋花白的胡須又道:“既然守不得,就變被動為主動,陛下您現在就差人去閻王府上請人,就說是為他殺臣之次子一事,請他進宮解釋”。

王渙淩聽完心中立刻明了,低聲道:“太傅大人這是動了殺機啊~想那閻王是何人,豈會如此輕易上當,而且此事成了固然是好,若是不成…。不僅你我萬劫不複,就連陛下也…”。

話還沒說完就聽洛熙皞冷聲問道:“他會來嗎?”,眸中難掩凜冽的殺意。

張暮風搖頭道:“老臣也隻有一成的把握,閻王為人太過陰險狡詐,乖張不可捉摸,今日之事成與不成全看天意,但謀事在人。臣思量再三以為,今日他能燒了穠華樓,保不定哪日就會知道了我們在長安所有的據點,和囤積兵器糧草的亢龍莊,到時豈不是悔之晚矣”。

“臣以為此事萬萬不可,殺閻王之事必要從長計議,切不可意氣用事,太傅大人因喪子傷心過度,難免會失了分寸,如此輕率的行事後果堪虞啊,陛下還請三思啊”,王渙淩拱手建議道。

張暮風聞言目光冷冽的看著王渙淩“王大人話裏的意思是在說老夫不顧陛下的安危,想借陛下之手替犬子報仇”。

王渙淩淺笑道:“太傅大人多慮了,在下隻是就事論事,萬沒有太傅大人理解的那成意思”。

“哼!王大人乃當朝宰相心思自然比我這閑職之人縝密,老夫又怎敢有曲解之意呢”,說完一甩袖,一臉的不高興。

洛熙皞見狀,不奈的出聲道:“好了,身為朝中重臣,如此這樣成何體統!殺閻王不急於一時,更不能坐等敵人欺上門來,朕已有對策,兩位愛卿先回去吧,今後處事定要小心謹慎,切不可像今日這樣粗心大意。損兵折將不說,還會將自己逼入絕境”。

兩人聞言忙應道:“臣失言,還望陛下恕罪”,張暮風接著問道:“但不知陛下要如何應對”。

王渙淩上前輕聲對張暮風說道:“陛下自有陛下的主張,你我二人隻需在一旁盡心輔佐便是,言多必失啊太傅大人”。

張暮風聽完抬頭看了看一臉陰沉的洛熙皞忙同王渙淩一起拱手告退。

一直守在門外的太監總管顧三香,見兩人走遠後才小心的推門而進,行了禮抬眼一望,座上之人渾身散發著刀劍般的戾氣,臉上更是陰沉的可怕,趕忙低著頭候在一旁不敢出聲。

洛熙皞再也壓不住心中燃燒的酷烈怒火,猛然起身將龍案上的東西全掃在了地上,臉上陰狠畢現,哪裏還有先前的溫和謙恭,

“洛離殤!你欺人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