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最後一戰(上)(2 / 2)

漢軍雖然氣勢旺盛,但畢竟人少,羅馬軍團雖然一開始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被楊烈層出不窮的手段所震懾,就連自己的王提比斯也在楊烈的手下敗北,但畢竟成建製的軍團都在,其仆從軍安息帝國的士卒以及野蠻人軍團雖然死傷不少,但基數大,人數眾多,在適應了漢軍的攻擊節奏後,也開始有條不紊地與漢軍展開了拉鋸戰。

戰爭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況且現在的楊烈也在短時間內拿不下提比斯,更不能與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所以在進入了焦灼的狀態後,戰爭勝利的天平再次向羅馬一方傾斜。

正在雙方打得不可開膠之時,玉門關傳來一聲蒼涼的號角聲,百萬漢軍浩浩蕩蕩地開出玉門關,直向戰場撲來,聲勢震天。

是太子劉驁帶來的兵馬,楊烈在玉門關整軍備戰之際,太子劉驁也沒有閑著,他命人拿著自己的太子印信,強征陽關、河西四鎮以及雍州、涼州所有的成年男子,下至十六上至四十,隻要是個男人就被征往軍中。

太子劉驁更是打發自己的弟弟妹妹到各自的封地四處拉人,在開出了極高的懸賞之後,裁汰老弱,經過簡單的訓練便聚集了一百萬大軍。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太子劉驁一沒錢,二沒兵,但他有大義,為了激勵漢軍的士氣,太子劉驁更是將前秦的軍功製度改了改就頒布天下,吸引大漢良家子弟從軍,他一不給錢,也不給權,隻給一樣東西——土地。凡是斬殺敵軍士卒一名就可獲封十畝土地,兩人二十畝,以此類推。

漢人對土地有一種深入骨髓的執念,為了土地,大漢的男人們紛紛磨利了刀,擦亮了弓,義無反顧地加入到了太子劉驁的麾下,太子劉驁就帶著這百萬大軍浩浩蕩蕩的經陽關,開進玉門關,武力支持楊烈抗擊羅馬。

百萬大軍一到戰場,立刻左右了戰局,這百萬漢軍士卒在精銳老兵的帶領下,四處出擊,不斷地吞食著敵軍的方陣,好在玉門關外全是一片沙漠,地勢平坦且寬廣,完全可以容納百萬人的戰鬥。

楊烈也停止了與提比斯的廝殺,而是快速脫離了戰場,駕起砂雲回到了中軍,在霍安、甘延壽的輔助之下,開始指揮戰鬥。楊烈站在砂雲之上,視野寬廣,可以很好地統籌全軍,再加上漢軍與匈奴連年爭戰,數十萬大軍的征戰幾乎每年都有,而此次楊烈的指揮又是中規中矩,所以漢軍士卒步步為營,一步一步地碾壓著羅馬軍團。

而羅馬一方本是羅馬軍團、安息軍團、野蠻人軍團,三軍合一,更兼之沒有大兵團作戰的經驗,瞬間便顯露出許多致命的弱點。

楊烈立刻抓住這些弱點進行攻擊,輕鬆擊破了羅馬軍團的數個方陣,並且命令玄甲重騎反複的穿透敵軍方陣,不斷地進行著切割,阻礙他們的信息傳遞,在將敵軍切割後,再集中兵力優勢進行局部碾壓,隨著百萬大軍的加入,漢軍的士氣愈發高漲,殺傷力直線上升,勝利的天平明顯地在向漢軍一方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