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多爾袞其人 二(1 / 2)

多爾袞不但驍勇善戰,而且還具備武將中少見的深謀遠慮和政治眼光。終皇太極一朝,他對母親的死及皇位被奪始終隱忍不發,表現出對皇太極的極大忠心,一再攻城略地,立下無數汗馬功勞。

下麵是多爾袞在皇太極一朝中的戰功表。

天聰二年,多爾袞隨皇太極出征察哈爾多羅特部,俘獲一萬多人,此戰後皇太極封多爾袞為“墨爾根代青”,在前文中有述。注意,這裏的多爾袞僅僅十七歲,從以後的戰功年代表可以看出他獲得軍功的年齡。

天聰三年,多爾袞隨皇太極從龍井關攻入明朝邊境。與三貝勒莽古爾泰南攻,漢兒莊(大約是一處屯兵小縣)明守軍投降。十一月,從皇太極繞道奔襲北京城。這是一場著名的戰役,結局大家都知道,皇太極並未拿下北京城,大肆殺掠之後離開,但卻導致袁崇煥被崇禎所殺。此戰中多爾袞在廣渠門外領軍打敗了袁崇煥和錦州總兵祖大壽的援軍。同年十二月,多爾袞的軍隊在薊州與明朝山海關援軍相遇,殲滅援軍。

天聰四年,多爾袞攻破明軍大營,斬殺六十餘人。(這場戰功算是最小的了,但卻是順手做的,意在震懾明軍追擊,並不是有目的的進攻。多爾袞的驍勇機智可見一斑)

天聰五年,多爾袞從皇太極圍攻大淩河城,多爾袞偕同諸將衝入明軍,身先士卒直抵城下。十月,明將祖大壽獻錦州城投降,多爾袞與貝勒阿巴泰領兵四千多人,跟在祖大壽後麵裝作潰敗樣子,明軍大敗。(又一次見到多爾袞的智謀,其人實在智勇雙全。)

天聰六年,多爾袞從皇太極攻打察哈爾,與貝勒濟爾哈朗在歸化城黃河南岸俘獲其部眾一千餘人。

天聰八年,又隨從皇太極攻打明朝,攻克保安,直到五台山才回返。

天聰九年,多爾袞與貝勒嶽托招降察哈爾部,成功之後在歸化駐軍,再次攻打明朝,劫掠一番之後離去。這次攻打察哈爾,得到了元代傳國玉璽,多爾袞把它獻給了皇太極。得到傳國玉璽後,皇太極改元崇德,改國號為“清”。大清朝正式宣布成立,多爾袞功不可沒。

崇德元年,多爾袞晉封為和碩睿親王。同年八月,皇太極命武應郡王阿濟格等攻打明朝,同時命多爾袞同豫親王多鐸攻打山海關,牽製明朝兵力。多爾袞率軍來到錦州,收降了城中土著,得到當地富紳支持。同年十二月,皇太極攻打朝鮮。多爾袞領軍五千打敗了前來增援的一萬五千軍隊(注意,是三倍),領軍直抵江華島,俘獲了朝鮮王妃及其兩個兒子,和所有朝鮮大臣及眷屬。他不僅告誡手下士兵不要亂殺朝鮮投降士兵,送還俘獲士女,對朝鮮宮妃還待之以禮。這使朝鮮國王感動,再加上群臣都已經被俘虜,於是幹脆降清。(從此朝鮮便不再跟著明朝小打小鬧,大清又除去一個大明的屬軍)

崇德三年,多爾袞受命築屏城。八月,多爾袞率左翼軍再次攻打明朝。多爾袞攻取青山營,與右翼軍在通州會師。繞過北京城,長驅直入大明境內。大小戰役二十多戰,轉戰兩千多裏,每戰均告捷,攻克城池四十多座,獻城投降六座,俘獲明眾二十餘萬,牲畜無數。崇德四年才班師回清。(當時擄掠人口對剛建立的清非常重要,這是清軍南下經常做的事。而多爾袞每戰告捷,這是非常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