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平安歸來(1 / 3)

待王娘子回京那日, 不知又是何時了, 寧櫻心有不舍, 但那是王娘子誌向所在, 寧櫻不能拖她後腿, 王娘子出京之事隱秘, 寧櫻待在府裏, 讓金桂為王娘子準備了兩身衣衫和幾張銀票,銀票是劉菲菲給她的,認真算起來, 劉菲菲嫁進寧府後給了她不少銀子,加上各式各樣的金飾,約莫有兩萬多兩了, 她思索著送些東西作為回禮, 讓聞媽媽將庫房收藏的布匹挑兩樣好的送去寧府,為了彰顯公平, 寧靜雅和寧靜芳那兒都有送, 劉菲菲出手大方, 她不能隻進不出。

禮尚往來, 有往才有來。

宴會後, 寧櫻在府裏安心養胎, 頭三個月肚子不怎麼長,七個月後,肚子一天比一天大, 跟滾雪球似的, 寧櫻身子笨重了許多,好在有薛墨開的方子,寧櫻氣色好,活動得當,肚子大,但身形不算臃腫,讓寧櫻欣慰不少。

寧櫻最怕的就是和黃氏那般,生了孩子瘦不下來,腰間一圈圈肉,穿衣服不好看。

王娘子走了一個月後,寧櫻收到王夫子送來的畫冊,整整一箱子畫軸,旭日東升,夕陽黃昏,夜空繁星,景致截然不同,構思獨特,寧櫻愛不釋手,王娘子的話,登峰造極也不為過,她甘拜下風,想起和王娘子的約定,寧櫻明白王娘子的畫冊並非送給她的,王夫子送到國公府來,約莫是讓她代為保管罷了,寧櫻有這個自知之明。

每一張畫軸的景色都不同,譚慎衍不讓她動筆,她隻有在賞畫方麵多下些功夫,她將畫冊鋪在桌上,一幅畫一幅畫的研究,歡喜不已,遇著譚慎衍回來得早的話,寧櫻還會與他一同欣賞王娘子的畫,寧櫻以為會抓到在宮裏殺人的凶手,沒料到最後的結果不了了之,大大出乎寧櫻的意料,問譚慎衍,譚慎衍難得沉默,寧櫻多問兩句,譚慎衍就故意借孩子轉移話題,寧櫻輕而易舉就被譚慎衍岔開了話,等她想起問宮裏的事情,譚慎衍故技重施,寧櫻琢磨到些苗頭,宮裏的事情很棘手,估計譚慎衍也沒能耐解決。

宮裏盤根錯節,即使一個宮女牽扯出來的是人或許數不勝數,又有內務府插手,宮裏的事兒譚慎衍約莫說不上話,縱然有皇上袒護,但很多時候,皇上也不得不屈服,否則的話,後宮之位就不是當今皇後的了,六皇子也會是名正言順的太子人選。

追根究底,各人有各人的無奈。

念及此,她忍不住歎了口氣。

譚慎衍走進門,聽到的便是寧櫻的歎息,寧櫻整日待在府裏,對外邊的事情知之甚少,歎氣還是少見,譚慎衍看向桌上鋪展的畫冊,以為寧櫻羨慕王娘子灑脫隨性,不由得提醒道,“你肚子大,看久了畫冊對眼睛不好,先收起來,等你出了月子,時間多的是,今日遇著大哥,他說嶽母讓他帶信,產婆和奶娘明日來府裏,你讓丫鬟收拾兩間屋子出來,趁著沒盛生產,與奶娘多說說話。”

譚慎衍聲音朗潤,寧櫻抬起頭來,見是譚慎衍,愁眉不展的臉上有了笑,奶娘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奶娘品行端正,養出來的孩子不會歪了性子,小孩子不懂事,言行舉止愛跟著大人學,後宅主母孩子多,一個人照看不過來,奶娘心思是個歪的,從小挑唆孩子爭寵,養成了孩子自私自利的性子,最終兄弟姐妹鬩牆,許多事情,看似不經意,實則潛移默化的形成了,上梁不正下梁歪,這“上梁”也包括小時候的奶娘。

聞言,寧櫻鄭重的點了點頭,“成,我記下了,房間收拾好了,待會我與金桂說說,讓她再瞧瞧有沒有紕漏,對了,今日怎回來得這麼早?”

今年文武百官沒有去山莊避暑,朝堂紛爭不斷,五皇子和齊家的爭鬥以百姓聯名上書為結局,五皇子贏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五皇子利用民心,將了齊家一軍,一時之間五皇子風頭正盛,六皇子默默無聞,論名聲,遠遠比不過五皇子。

譚慎衍行至桌前,一張畫一張畫卷起來,“衙門沒什麼事兒我先回了,他在肚子裏可聽話?”

寧櫻肚子越大他就越睡不著,擔心寧櫻肚子不舒服,夜裏會驚醒許多回,確認她平平安安躺在自己身側他才敢閉上眼睛繼續睡,他和薛墨聊起此事,薛墨罵他有病,當爹前的抑鬱症。

“聽話著呢,宮裏那樁事你還沒和我說,你莫不是偷偷瞞了我什麼?”這幾日寧櫻想了許多,明妃死了,六皇子沒有外家,宮裏為其走動的人都沒有,勝算太小了,何況五皇子刻意打壓,六皇子要出頭,更是難上加難。

長此以往不是個法子,當前得先為六皇子想想怎麼在文武百官麵前露個臉才是正經。

譚慎衍聽她還記著這件事,心下無奈,“宮裏的事情經由內務府查辦,內務府沒抓到幕後凶手,即使我為刑部尚書也沒法。”

事情是皇上做的,內務府怎麼可能查到蛛絲馬跡,譚慎衍心裏跟明鏡似的,當他想通一些事情後,他就清楚哪些事情一輩子都追查不到真相,好比在國公府門前的那場刺殺一樣。

雖說是這個理,寧櫻總覺得譚慎衍有什麼沒說,她靜默片刻,將話題移到了蜀王府,蜀王府情勢不妙,從她給薛怡下帖子之事就明白了,以薛怡的性子那種宴會一定會來,但薛怡隻讓蜀王府管家送了禮來,說她抽不開身,六皇子受寵,但薛怡沒什麼事兒,蜀王府的庶務薛怡早上手了,如何會忙,分明是遇著事情了。

“用不用抽空去蜀王府看看薛姐姐,我這兩日莫名不安,會不會出大事啊?”

譚慎衍忍俊不禁,“你啊,好好操心你的肚子,其他事情別管了,天塌下來有我頂著呢,左思右想,對肚子裏孩子不好。”收拾好桌上的話,他順勢坐下,和寧櫻說起接下來的事兒,“過兩日我要出門,大概得半個月左右,你在府裏好好的。”

寧櫻沒想清楚蜀王府的事,猛的聽到譚慎衍說出府,心不由得慢了半拍,“出門,去哪兒?”

“淮南等地發生水患,皇上任命六皇子為賑災大臣,我要隨同。”譚慎衍的手輕輕擱在寧櫻肚子上,月份大了,他能感知父母的對話,譚慎衍的手搭上去沒多久,肚子就跳動了兩下,譚慎衍麵色柔和,溫聲道,“五皇子勢大,六皇子想出頭,眼下是絕好的機會。”

皇上和容妃達成了什麼協議譚慎衍不知,宮裏的事情平靜下來了,但有的事兒譚慎衍如鯁在喉,皇上扶持六皇子不假,想打壓譚家也是真,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這次,他要讓皇上明白這個道理。

外邊的事兒寧櫻幫不上什麼忙,但譚慎衍出京,對她來說有些許沉重,薛墨在城門外遇襲之事沒抓到人,此次賑災成功,六皇子名聲大噪,對五皇子來說是威脅,五皇子不可能讓六皇子得償所願,譚慎衍此行,定會困難重重,她直接問道,“會不會有性命之憂?”

寧櫻心思敏捷,他稍稍提點她就問到了點子上,性命之憂肯定會有,可有什麼關係?富貴險中求,他早已沒了退路,不往前就是死,他揉著寧櫻的肚子,輕聲道,“麻煩有,不會傷及性命,我讓羅定留在府裏,遇著事情你找他,青竹院那邊的事情你別插手,父親會出麵。”

胡氏妄想慫恿彭英與寧櫻為敵,彭英不是傻子,怎會任由胡氏挑撥,彭英那人有野心不假,但傷害寧櫻之事她還沒膽子做,彭英巴結討好寧櫻還來不及,怎敢在這當口得罪寧櫻,要知道,她與譚慎平的親事體麵與否全看寧櫻心情,惹寧櫻不快,哪怕她是譚慎平明媒正娶的妻子,寧櫻也能叫她進門的排場不如一個小妾。

審時度勢,如何選擇對自己有利的,對彭英那種精明市儈的人來說是天性,否則的話,彭英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想來青湖院見寧櫻了。

“你見我何時操心過府裏的事兒,半個月能回來嗎?”寧櫻擔心他的安危,容妃的地位巋然不動,皇後都處於弱勢,容妃再把六皇子除掉,五皇子的太子之位就定下了,容妃隱藏多年,說不準還藏了些譚慎衍沒發現的勢力。

六皇子出了事兒,不管譚慎衍如何力挽狂瀾都沒用了。

“你早先不是讓福昌去辦事了嗎?可有消息傳來?”福昌做什麼事寧櫻不得而知,金桂心儀福昌,對福昌的事情甚是在意,一段時間沒見著福昌,金桂暗中問銀桂被她聽到了,她派人一問才知道福昌出門辦事去了。

譚慎衍訝然,笑道,“你連這個都知道?有些眉目了,這次賑災回來,京城的局勢就明朗了,你不用提心吊膽,好好生孩子坐月子,我在家陪著你。”譚慎衍頓了頓,安撫她道,“不會出事的,容妃事情有眉目了,這次回來,容妃一黨就能除掉了,你好好養身子,我讓墨之常常過來。”

譚慎衍不怕自己出事,他怕有人對寧櫻不利,他們的對手不隻有容妃,還有深不可測的皇上,照理說,他和六皇子出京,六皇子的安慰係在他身上,皇上不該對付寧櫻或者譚家讓他分心,但聖心難測,如果皇上翻臉不認人,事情就糟糕了,這也是他把羅定留在京城的原因。

寧櫻心知譚慎衍賑災之事已經成了鐵板錚錚的事實了,手撫著自己肚子,“半個月後你定要平平安安回來。”

“好。”

譚慎衍答應她的事情向來說到辦到,寧櫻記得上元節放花燈之事,譚慎衍不遠千裏偷偷回京陪她,這次,寧櫻選擇相信他。

六皇子出行,陪同還有戶部的人,三日後,皇後忽然生病不起,齊家上奏皇上懷疑有人毒害皇後,折子被皇上壓下來了,奇怪的是朝野上下沒什麼事兒,平靜得不同以往,寧櫻心頭湧上不好的感覺。

果不其然,半個月過去了,京城沒有傳來譚慎衍回京的消息,薛墨來府裏診脈時,寧櫻向他打聽,薛墨笑著勸她別憂心,語氣波瀾不驚,寧櫻以為自己記錯了日子,認真看自己抄寫的佛經,十五頁了,譚慎衍離京當日,寧櫻抄寫佛經為他祈福,一天一頁,如今都十五頁了,譚慎衍卻沒了音信,蹤跡也沒了,福昌從譚慎衍走後就不住在府裏,福榮他們跟著譚慎衍走了,隻剩下羅定,寧櫻問羅定,羅定搖頭說不知。

寧櫻抄寫到二十頁的時候,仍不見譚慎衍人影,倒是傳出六皇子在中途遭刺客暗殺受傷之事,皇子被刺殺,該是大事,然而此事在朝堂沒掀起一絲波瀾,好似六皇子不過可有可無的人物,哪怕是皇上,對此事也三緘其口,和平日寵愛六皇子表現得大相徑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