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撥劍勝作一書生(1 / 2)

第四十三章撥劍勝作一書生

蕭四曾經獨自去過阿黃的酒館。

桌子、板凳、四麵透風的牆、廚房上麵雜亂狹小的閣樓,景物依舊,人事全非。

隻有從地上的血跡、牆上的手痕,可以想象這一戰的慘烈,可以遙想這一戰的悲壯。

血不會白流。

“本人”無法理解蕭四的作為,無法理解為什麼要犧牲兩位前輩。

從派李三跟蹤雍養財命令一發出,結果就注定了的。

蕭四沒有向“本人”解釋,有些想法、有些計劃隻能隱藏在心裏,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秘密就是還沒有泄露出去的東西。

豫讓為了剌殺趙襄子無恤,剃光胡須和眉毛,漆身使身上長滿癩瘡,吞炭使聲音變啞。毀容之後回晉陽行乞,連豫讓的妻子都認不出他了。

專諸行剌吳王僚之前,念老母在堂,行刺之事猶豫不決。其母知道事情後為成全專諸成大事自縊而死。

荊軻刺秦王,獻上了秦王早想得到的燕國最肥沃的土地督亢的地圖和流亡在燕國的秦國將軍樊於期的頭,方才得以接近秦王贏政。

任何事情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阿黃和李三就是就是代價,就是送給鄒夕鋒的禮物,。

――讓鄒莊主疏忽和放鬆警惕的禮物。

――這就是驕兵之計、哀兵之策。

讓自己看起來弱小,讓對手驕橫,讓對手輕視。

刺殺鄒夕鋒是在完成一件驚天動地的偉業,正是在這件偉業完成的過程中,自我價值得到了實現和證實。這就是輕生忘死、舍生取義行為的內驅力。對蕭四、阿黃來說,追求具有超越意義的“名高於世”甚至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如果讓鄒夕鋒這樣好色、攬權、殘忍、陰險的人稱霸中原,江湖將無寧日,慶父不死,魯難未已,鄒夕鋒不除,和平不會到來。

俠義精神流傳數千年,可惜現在的人已經失去俠義精神了,反倒是恃權橫行者,恃武欺人者受羨慕。見義勇為者、反抗暴虐者遭嘲笑。

悲哀!

“本人”消失的時候也象空氣一樣,刹那無影無蹤。

蕭四仍在枯梅下,靜靜地雪中獨坐。

梅樹忽然在動,雪中樹下居然冒出一個人頭,慢慢地從下麵鑽出一個人來。

一個女人。

一個清秀美麗的女人。

這個人就是朱珍,她一身白衣,在雪下已呆了很久。

“你都聽到啦?”

“嗯。”

朱珍顯得很憂慮、很憔悴

“我剛才隻說了一。”蕭四說:“還有二,我隻說給你一個人聽。”

“為什麼要說給我聽,”朱珍搖搖頭:“有些事情還是知道的越少越好。”

“什麼事情該說,什麼話不該說,我很清楚。”蕭四說:“因為這件事情與你有關。”

“我?”

“是的”

朱珍說:“請講。”

蕭四充滿自信:“我的第二個計劃就是離間。”

“我剛入行的時候,曾經執行過一次任務,曆時一年半,到過一次西域。”

蕭四說:“當時我遇到一位遙遠國家一位傳教士,他告訴我一個所謂定律:‘如果你無法說服對方,那就把對方繞糊塗,跟某人討價還價不成,就弄出個幾十頁的協議出來,砌上一大堆華詞麗藻,再把自己的要價零零碎碎地悄悄藏在條款之中,讓對方看得昏頭昏腦,稀裏糊塗就簽字畫押同意。’”

“我一直深以為然,並嚐試過幾次。”

“這次,在與‘怡和錢莊’談判的協議裏我就這麼做了。”蕭四說:“可奇怪的是對方沒有反應。”

“如果說二莊主鄒鬆沒有察覺還情有可原,雍養財居然也沒有任何異議。”

“問題就在這裏。”蕭四說:“以雍大總管細心的性格,這件事情又如此的重要,他一定會找專門的訟師仔細研究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