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三鳳求凰 隻履西歸(2 / 2)

“微臣見神僧手拄著拐杖,一手提著一隻鞋子,穿著僧衣,打著赤腳,由東往西而來,急忙停步問道,‘大師要往哪裏去?’神僧答,‘我往西天去。’說罷便與臣各奔東西了。”

元善見打量著宋雲那副自以為是、得意忘形的樣子,赫然沉下臉色,冷嗤道,“嗬,人所共知,達摩已死,葬於熊耳山。你怎麼會在蔥嶺遇見他呢?”

“怎麼?神僧他……”目瞪口呆,趕忙起身伏地叩拜,“陛下息怒!微臣在外數年,不知國中變故。並非宋雲信口雌黃,當真是親眼所見!”捶胸頓足,悔恨地長歎一聲,“唉!神僧囑我回京之後不要說見到過他,否則必將有災禍。隻怪我一時忘形,當作了耳旁風,如今落得有口難辯,微臣冤枉啊陛下!”五體投地,砰砰地嗑著響頭。

元善見摩挲著拇指上的九龍玉韘,冷然怒斥,“狡辯,這分明是欺君!豈有此理!”龍顏震怒,起身敕令道,“內侍監,傳旨羽林衛將宋雲拿下,打入天牢!”

高洋率兵才回到城中,便聽到街頭巷尾的議論,宋雲誑言在蔥嶺遇到了死去的達摩,欺君罔上,被皇帝收了監。原想著直入禁宮找元善見問個究竟,偏遇上這愛吹牛的宋雲,壞了皇帝姐夫的心情。調轉馬頭,無精打采地回了官署,一路幽幽哼唱著《鳳求凰》。

周身痛癢難忍,脫下輕甲,去了龍環,換了一身寬大的華服。坐在榻邊愣了片刻,複又脫下丟在一邊,幹脆光著膀子。

老神仙那句“青鸞赤鳳”的隱喻再次浮上心頭——

“有青鸞鳴於山中,引來赤鳳相和。”

誰是青鸞?指的可是伽羅?

那誰又是赤鳳呢?難不成是指大哥?

可老神仙反複提到王氣彙聚,大哥卻沒有修繕媧皇宮的福分。是元善見麼?

不可能!

他與大哥已經到了勢如水火的地步,大哥正愁找不著茬尋釁起事,他怎麼可能動這樣的心思?或是有意借著伽羅來侮辱大哥?想了想,還是搖了搖頭。皇帝姐夫明知道伽羅與他的這段俬情,這不是逼著他們兄弟同心,一道謀反麼?

不會!他想多了……

窗外的天色再次暗了下來,伽羅子自靴袋中拔出短刀又在牆上刻下了一道,算一算往來晉陽的時日,高澄就要回來了。

無心飲食,對鏡梳理著垂地的青絲,隱隱聽到人語,由遠而近的腳步聲,推開窗起身向外張望。

一名“農夫”開了院門,常隨掌燈引路,氤氳的光線照亮了謹小慎微的麵孔,細膩俊秀,全無一絲陽剛之氣。緊隨其後的男人隻是一個晃動的輪廓,看不清麵孔,但毫無疑問是那個“元瑾”。

走在最前麵的“農夫”利落地開了鎖,卑躬屈膝地常隨守在門外一側。直到“農夫”出了小院,廊下的男子才轉回身禮貌地敲了敲半掩的房門。

“怎麼又是你?”伽羅嗤嗤一笑,放下了手中的梳篦,“敢問閣下,今日是奉命來此滅口的麼?”

元瑾沉著臉色進了屋,看起來心事重重。繞過炭爐走向簡陋的妝台執起滿滿西域之風的嵌金牛角梳,自言自語,“路不周以左轉兮,指西海以為期。”

“不周山?”伽羅挑眉笑道。

把玩著鑲金嵌玉的梳篦,釋然點了點頭,“《山海經》裏說: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沉默了片刻,抬眼笑問道,“你可聽說過蔥嶺麼?一個滿是傳說的地方。”

“不,那不是傳說。西來的商隊稱那裏為‘帕米爾’,天神居住的地方。”輕撫裘被上的狐毛,沉靜的眸子一如窗外的夜色。

輕笑,“嗬嗬,你我都沒去過,都不過是道聽途說。”

嘴角勾起一輪明媚的笑意,霎時陷入了回憶,“在漠北時,我有一個奴隸,他曾經去過。他叫阿史那,是個鐵匠,還會製金。他的下巴上有道鞭笞的傷疤,還有一雙琥珀色的眼睛,你手上的這把梳子就是他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