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七十八章 市中殺(八)(1 / 3)

“是賀夷簡。”元秀眯起眼,她本就是聰慧之人,又經杜拂日從頭說起,這一番抽絲剝繭,若是還不知道緣由所在,那當真是白在宮闈裏麵長了這許多年了。

先前在樂遊原上時,賀夷簡告訴了元秀自己與長生子的淵源,那時候元秀算了時間,便發現長生子去魏州為賀夷簡調養,正是在薛娘子出閣與豐淳立儲後!這三件事的銜接是如此的緊密,以至於當時元秀還懷疑長生子究竟是不是魏州派到了長安的,所以才那樣緊張的趕去魏州救下了出生時極為孱弱的賀夷簡。

長生子如此而行,落在了憲宗皇帝與杜青棠眼裏,在當時的情況下自然也不難得出同樣的結論——那就是此人與魏州關係極為親密!

親密到了原本長生子在關中已經是家喻戶曉,人盡皆知,世家都爭相以請其登門為榮耀,在這種情況下,連當時名動天下的名相杜青棠都親自與之會晤,若是繼續下去,即使憲宗皇帝不喜道家之言,但因長生子的影響,也少不得要召其入朝——當然,因為涉及到了推.背.圖,憲宗召其入朝後,想來也會多加提防……若隻是如此發展,那麼郭家也不必有後來那場災禍的。

可偏偏在憲宗皇帝方做主給了兩象兩讖推.背.圖與長生子,此人卻立刻離開關中趕往魏州!甚至親自出手為賀之方唯一的老來之子調養生息!在這種情況下,憲宗與杜青棠很自然的,會懷疑長生子根本就是奉了魏州之命來關中探視虛實,而既然探聽虛實,卻又為什麼會對推.背.圖如此感興趣?

“萬物土中生,二九先成實!”饒是自宮變已來,元秀已經經了數次打擊,如今也不覺臉色蒼白,嘴唇微微顫抖了半晌,才吐出這句讖語,似哭似笑道,“原來如此!”

在翠華山下,長生子曾給元秀看過推.背.圖的第二象並相配的讖語,那是一盆李子,由上至下累累相疊,共計二十一枚,又有讖語“累累碩果,莫明其數,一果一仁,即新即故”,並頌文“萬物土中生,二九先成實,一統定中原,陰盛陽先竭”——當時長生子解釋,李子即李室,所謂累累碩果,莫名其數,便是令人數圖中李子之數,一果一仁,即新即故,仁者人也,即為夢唐一朝帝王之數,共二十一枚李子,也就是終夢唐一朝,當有二十一帝!也隻有二十一帝!

當初杜青棠嚐暗示元秀,郭家因此圖而受累族沒,再從郭家當時試圖舉家往西川避禍之舉可以推測出,長生子在當時就已經解釋了讖語與圖的含義,郭家既是奉了憲宗皇帝之命,先透露了推.背.圖的前兩幅,憲宗皇帝又怎能不問個清楚?

所以當這幅讖圖告訴了憲宗皇帝……本朝國祚隻有二十一帝,憲宗皇帝如何數不出自己是第幾帝?

這還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頌——萬物土中生,二九先成實,夢唐屬土德,土在五色之中屬黃,因此本朝素以明黃為尊。因此頌的前兩句,因是指夢唐國祚的具體時間,二九先成實——二百九十年,照此讖來說,若是憲宗皇帝活得久一些,從本朝定鼎起算,憲宗皇帝甚至可以親眼看著夢唐覆滅!

再看後麵“一統定中原,陰盛陽先竭”,本朝鼎盛之時確實一統中原,疆域之廣,為前朝所不能及!然而後麵那句“陰盛陽先竭”——武周代唐是一件,打從安史之亂起,李輔國上位,把持朝政,其時還未必不可遏止,可到了德宗皇帝時,將禁軍之權交與了宦官,後麵諸帝,無不委命閹人之手,如王太清、曲平之之流更是內外皆知!

宦官因去勢,亦為陰人。

夢唐這百年來的情形,何嚐不是一路陰盛,耗著陽竭?

杜拂日說憲宗皇帝與杜青棠都是不肯相信道家之言的,雖然推.背.圖出自道家高人李淳風,這一對君臣卻依舊未必肯相信,可他們不相信,卻不代表不重視。

尤其是李淳風,此人在本朝名氣委實過大,從前稱謫仙,到了這會,已經是陸地飛仙般的人物,況且當年李淳風並袁天罡作此圖,那也是得了太宗皇帝獎賞的,這一點在朝在野,知道的人可不少!

若這讖語讖圖出自旁處,憲宗皇帝還可以一句妖道妖言惑眾解決,可推.背.圖的來曆與當年太宗皇帝對李淳風的肯定,若是長生子當真是與魏州有關,故意來偷取了此圖並讖語,到時候一旦散布開來……這讖語與圖解釋起來卻都是絲絲入扣,夢唐經德宗至懷宗本就已經衰落無比,在西域,在河北,在南詔,夢唐的威信都大不如前,安西都護府早已廢棄,曾經為夢唐顫抖過的異族都紛紛自立為汗,通往遙遠大食的陸地商路為此都已多年閉塞……那樣的局麵下,來自本朝仙人李淳風的推.背.圖的讖圖,將會給予這個本就遲暮的帝國何等淩厲的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