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公主聽得直發愣,她生母早逝,想象不出竟然還有人不但不事生母,還毆打母親,更無法想象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能生擒一個虎背熊腰的大漢。
這小少年好生厲害啊。
太上皇帝皺眉:“這種人確實該送去見官。打一頓不行,就打兩頓。不孝之人,留著何用?”
先前說話的人看了太上皇帝一眼,嘖了一聲,沒有說話。
那少年麵無表情扭了王孬,又衝眾人拱一拱手:“小子不才,想送他見官。不知道各位鄉親能否做個見證?”
當即有好幾個人應聲,表示願意陪同他前往。
主要人物離開,見沒熱鬧可看,人群也就散了。
襄城公主拉拉父親的衣服,小聲問:“咱們也去看看嗎?”
——她覺得挺有意思的。
太上皇帝搖了搖頭:“不行。”
他們微服出巡,被認出來就不好了。他歎了口氣,自言自語:“瞧那少年人,看著文弱,又穿著讀書人的衣裳,不想倒還真是有些本事的。或許將來,又是一個棟梁之才。”
那王孬高大威猛,可在那少年手上就如同小雞一般。可見那少年確實是有手段。
太上皇帝這話引得旁邊人側目,還是先前那好事者。那人瞧了太上皇帝好幾眼,才道:“這您就不知道了吧?這小哥兒原是街上的乞兒,旁的本事沒有,就有一樁,力大無比,打架特別厲害,就沒有輸的時候。後來交了好運,被薛大人……”
“哪個薛大人?”太上皇帝好奇。
“還有哪個薛大人?就是後頭街上住的,苑馬寺卿薛裕薛大人啊……”那人續道,“薛大人看見他後,把他接到了家裏,又是給治病,又是收為義子。還請了師父,專門教他讀書認字……這人呐,好壞都是命。以前他乞討的時候,誰會想著他日後能交這好運呢?”
襄城公主聽得一愣一愣的,小聲道:“薛家?那不是……”
那不是皇後嫂嫂的舅舅家嗎?
太上皇帝“嗯”了一聲,沒再說話,半晌才感歎一句:“薛愛,薛大人是個熱心腸的人……”
薛裕第一回救他時,也不知道他的身份。
——那當街扭送王孬去見官的少年正是薛裕收下的義子薛淩風。
薛淩風沒有被義父收留前的任何記憶,最開始他不相信任何人,對誰都充滿戒心。他身體極差,但是在學武方麵,用義父的話來說,很有天賦。
可是他真正能學到的,並不多,因為也沒有人教他多少。但是誰指點了他一點,他就能舉一反三。他也不知道是為什麼。
有人說,他在街上乞討時,就打架特別厲害,力氣大,不怕死。這些他不清楚,但是他想,大概有這方麵的原因吧。
義父告訴他,他那個謝家的表姐也是學武方麵的奇才,過目不忘,舉一反三。他見過那個表姐,可是那個表姐似乎不大喜歡他。
——不喜歡就不喜歡。她不喜歡他,他難道就會喜歡她了麼?
後來不知道什麼緣故,義父不再教他功夫,而是專注給他治病。大夫說,他身體很差,不敢相信這麼差身體的他,還能活著。
這話讓他想打人。什麼叫他這身體不像是還能活著?沒活著難道他是鬼嗎?
可是,義父卻像是害怕了,讓他在床上躺了半年之久。好不容易,準許他下床了,又給他找了師父,不是教他打架,而是教他讀書認字。
他學讀書做什麼?有什麼用麼?
但是義父苦口婆心,說什麼隻有他學會了怎麼做人,才能繼續教他功夫。
這話說的,他難道不會做人麼?難道在義父眼裏,他是一條狗麼?
薛淩風雖然不高興,可是還是默默接受了。畢竟在他有限的記憶裏,這世上,除了義父以外,還沒誰對他好。
那小老頭吧嗒吧嗒說個不停,說要教他做人,教他讀書認字,那他就跟著學吧。
可惜他在讀書方麵,明顯沒有他學武的天賦,讀書磕磕巴巴,字也寫的歪歪扭扭。要不是學好讀書認字,才能學打架,他早就把筆扔了不幹了。
被強逼著學了兩年,忠孝節義,他漸漸明白了不少,讀書也讀出了不少趣味,他對讀書,甚至超過了他對武術的向往。
——畢竟學武這方麵,他已經沒什麼可學了。朝廷發的武術秘籍,他看了一遍就學會了,實在是沒意思。但是讀書就不一樣了,書裏的故事那麼多,似乎永遠都看不完。
他義父看著也挺高興的樣子,直誇他文武雙全,大有前途。
淩風不免有些不好意思,他哪裏稱得上文武雙全?他還沒義父認字多呢。說文武雙全,沒的教人笑話。
罷了,既然義父想讓他文武雙全,那他就努力讓義父如願好了。反正武術這方麵,三個義父加起來都已經不是他的對手了,他現在要做的,是多讀書。
於是,淩風今日外出去書肆買書。——這些書不能給義父知道,因為他要看的傳奇演義,在義父眼裏都不是雅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