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感恩心做人,責任心做事3(2 / 2)

李連傑、波諾的案例帶給我們看待責任的另一種視角:責任是人生路上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它對我們的思想行為是一種導引和升華,失去了責任感的引導和激勵,一個人必然會迷失方向和荒廢才能。有句話說得好,“世間的眾生,任何時候都需要一定的責任,就像江河中的船,需要一定數量的壓艙物一樣,沒有它們,在航行中就容易翻船”。這句話告訴了我們責任的普適性。

小乘佛教的佛塔的形狀都是底座厚實而頂端輕盈的,它是在用一種梵家讖語的形式告訴我們:隻有承載得多了,才能升騰。

一位記者曾在一幅用東巴文刻成的木刻畫中看到一隻螞蟻和一隻蝴蝶的圖案。圖片上有這樣的說明:工作像螞蟻,生活像蝴蝶。這位記者解釋說,圖案的寓意很明確,它很像我們現在很多人工作和生活的狀態。工作時全力以赴,毫不保留,從不問能得到什麼回報。而螞蟻正是我們工作最好的象征:一點一滴,步步為營,聚沙成塔,最後成就一點點成果。至於生活像蝴蝶,則是我們人生的寫照,輕盈、舞姿翩翩,充滿寫意。快樂是生活的本質,探索是樂趣的源泉。

生活的輕盈與工作的繁重折射出責任的另一層含義:隻有承載得多了,生命才能夠升騰。同樣,在職場中隻有承擔更多的責任,才能夠獲得更大的成長,內心才能夠更加豐盈和舒展。懈怠責任,就等於荒廢了生命,同樣會使我們身心頹喪。

就像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所描述的那樣,一旦用責任來規定生命,靈魂便不再脆弱,必然也不殘酷,“必然者為重,重者必有價值”,最沉重的存在往往因為匍匐在地而蓄積了最多的飛升的力量。同樣,一旦用責任來定義我們的工作,我們的行為和思想便有了依附,我們的職業生涯就會被充實和幸福感所代替,不再有無所依靠、漂泊不定之感。我們的心靈也能夠遠離懶惰和頹廢的侵蝕。我們就能夠告別懈怠責任、漠視生命而帶來的“不能承受之輕”。

思考題:

1有多大能力、承擔多大責任,你的能力和責任是否對待?

2你認為自己有能力承擔更多的責任嗎?

職場箴言:

一個人在社會中的地位越高,他的責任以及在物質和精神方麵的負擔也就越重。

——池田大作